[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钢丝绳外包覆聚氨酯一体铸造式芯子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5709.3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8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彬;刘东海;李彦波;徐锋;刘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9/01 | 分类号: | B21D9/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7 | 代理人: | 王影 |
| 地址: | 07276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钢丝绳 外包 聚氨酯 一体 铸造 芯子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钢丝绳外包覆聚氨酯一体铸造式芯子机构,包括内置柔性骨架和聚氨酯外层,聚氨酯外层包覆在柔性骨架外侧,内置柔性骨架包括过渡接头、钢丝绳、卡扣,钢丝绳首端通过扣压的方式与过渡接头固定连接,钢丝绳尾端采用扣压的方式与卡扣固定连接;卡扣嵌入聚氨酯外层中;过渡接头为管状结构,过渡接头的首端加工有内螺纹结构;过渡接头的尾端外轮廓沿Z轴加工有U型槽,聚氨酯外层在铸造过程中会嵌入到U型槽内连接两者;聚氨酯外层在铸造过程中卡扣会嵌入其中。本发明采用了居中内置钢丝绳金属骨架,外包覆聚氨酯的结构,在满足产品任意位置弯折角度的要求下,极大提升了芯子轴向刚度,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钢丝绳外包覆聚氨酯一体铸造式芯子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持续推进,铝合金及高强钢材料在车身用量占比不断增加。出于产品造型要求,原材料直条形需要弯曲成具有一个或多个曲率造型的产品件。拉弯、辊弯、自由折弯、弯管、压型等成型工艺作为成型加工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材的成型加工。为了避免封闭腔类产品在弯曲过程中出现塌陷或凸凹变型等缺陷,成型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封闭腔内部填充芯子机构撑型。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多个钢制芯节连接作为芯子或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作为芯子用于型材内腔支撑,钢质芯子缺点如下,首先芯子为钢材质容易对产品内腔产生划伤;其次,对于截型较小的腔体,受内部空腔尺寸限制芯子和销轴设计尺寸变小,芯节和芯轴容易拉断。在次,对于成弧半径小、弧段长的产品特征,此类芯退芯力增加,容易造成芯子断裂。最后,钢质芯节芯子只能适用于二维成弧,不能满足产品具有三维折弯特征的使用要求。高分子聚乙烯材质芯子在成型过程中会受到产品内腔挤压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对芯子长度方向上产生拉力作用,从而拉长芯子,使芯子截面尺寸减小,从而影响产品成型轮廓尺寸公差,造成产品不能稳定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钢丝绳外包覆聚氨酯一体铸造式芯子机构。
上述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置钢丝绳外包覆聚氨酯一体铸造式芯子机构,包括内置柔性骨架和聚氨酯外层,聚氨酯外层包覆在柔性骨架外侧,内置柔性骨架包括过渡接头、钢丝绳、卡扣,钢丝绳首端通过扣压的方式与过渡接头固定连接,钢丝绳尾端采用扣压的方式与卡扣固定连接;卡扣嵌入聚氨酯外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芯子机构绕X、Y轴能够自由弯折,且绕X、Y轴弯折过程中,在沿Z轴方向上不能拉长。
进一步的,过渡接头为管状结构,过渡接头的首端加工有内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过渡接头的尾端外轮廓沿Z轴加工有U型槽,聚氨酯外层在铸造过程中会嵌入到U型槽内连接两者。
进一步的,聚氨酯外层在铸造过程中卡扣会嵌入其中。
进一步的,内置柔性骨架在X、Y方向处于聚氨酯外层几何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芯子机构尾端沿周加工β角度倒角作为穿芯导向。
优选的,10°≤β≤35°。
进一步的,芯子机构宽度和高度方向需要与产品件的型腔保持K尺寸的间隙。
优选的,K取值:0.3-0.5mm。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居中内置钢丝绳金属骨架,外包覆聚氨酯的结构,在满足产品任意位置弯折角度的要求下,极大提升了芯子轴向刚度;消除了软性材质芯子由于产品内腔摩擦造成的芯子拉长、截面尺寸减小的缺陷,确保了产品成型的轮廓精度,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包覆材料选取了硬度较高的聚氨酯材料,邵氏硬度HSA92-98之间,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有效提升了芯子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