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探管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3083.2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英;焦刚;白璟;韩烈祥;孙全华;王小飞;张德军;郭秋芬;赵鹏飞;廖冲;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E21B47/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式探管 结构 | ||
1.一种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探管结构包括:探管组件(10)和多个第一悬挂连接件(20);所述探管组件(10)包括:第一悬挂桨(11)、第二悬挂桨(12)、螺纹套(13)、抗压管(14)和探管芯(15);所述抗压管(14)套设于所述探管芯(15)外;所述螺纹套(13)套设于所述第一悬挂桨(11)的一端外并位于所述第一悬挂桨(11)与所述抗压管(14)之间,所述螺纹套(13)与所述抗压管(1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悬挂桨(12)与所述抗压管(14)的另一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沿无磁钻铤(200)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桨(11)和所述第二悬挂桨(12)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与所述无磁钻铤(200)连接以将所述探管组件(10)悬挂于所述无磁钻铤(2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管组件(10)还包括多个半环,多个所述半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悬挂桨(11)的一端以实现对所述螺纹套(13)的轴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探管结构还包括第二悬挂连接件(30),所述第二悬挂连接件(30)分别与所述无磁钻铤(200)和所述第二悬挂桨(12)连接,所述第二悬挂连接件(30)和所述第二悬挂桨(12)均具有中空结构以便于所述探管芯(15)与所述无磁钻铤(200)之间的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探管结构还包括多个密封组件(40),多个密封组件(4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悬挂连接件(30)外侧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悬挂连接件(30)一一对应设置以实现所述悬挂式探管与所述无磁钻铤(200)之间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0)包括密封堵(41)和挡圈(42),所述密封堵(41)位于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和第二悬挂连接件(30)的外侧并与所述无磁钻铤(200)呈圆周配合关系,所述挡圈(42)位于所述密封堵(41)的外侧以限定所述密封堵(41)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43),所述密封堵(41)具有第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43)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槽内以实现所述密封堵(41)与所述无磁钻铤(200)之间的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桨(11)具有第一凸台(11a),所述第二悬挂桨(12)具有第二凸台(12a),所述第一凸台(11a)与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连接,所述第二凸台(12a)与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和第二悬挂连接件(30)连接,所述第一凸台(11a)和所述第二凸台(12a)朝向所述无磁钻铤(200)的一侧均具有圆弧面以与所述无磁钻铤(200)的内壁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连接件(20)和所述第二悬挂连接件(30)均采用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0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转向系统
- 下一篇:模块化仪表台设计方法及模块化仪表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