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机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1986.7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元光远;曹桂平;董宁;陈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机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传感器配置,传感器像素数据接收、解析、传输的高速多目相机主系统;用于多传感器图像数据接收,缓存,传输的高速多目相机分系统;该高速多目相机主系统包括传感器模组、处理与控制单元、主系统Cameralink发送模块;该高速多目相机分系统包括分系统Cameralink接收模块、图像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及存储控制与传输单元。本发明具有系统集成度高,尺寸小,采图控制灵活,图像采集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的工业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多目相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大量应用于工业领域。其中多目相机是指具有多个成像单元的相机系统,多目相机可同时控制不同成像单元拍摄不同物体,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领域及SMT表面贴装领域。
现有的工业多目相机系统大多采用多个相机模组独立控制,分开采集的方式;分别通过数据总线传递到上位机采集终端,由上位机端完成各个图像数据的合成与处理。目前的多目相机系统大多存在以下弊端:(1)多相机模组系统中存在多个相机模组,分别与采集终端直联,导致相机采集终端接口繁多,系统复杂,集成度不高,尺寸较大。(2)系统中多相机模组独立控制,大多只有一个采集终端与控制终端,导致相机控制不够灵活,无法满足相机模组之间的互联工作。(3)数据总线多采用网口传输或其他低速总线传输,带宽受限,采集时间长,采集速度普遍不高;无法适用于高速SMT表面贴装领域。
目前市场还缺乏一种传感器模组集成式、能实现高速采集的多目相机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系统,以期能解决多传感器控制单一,图像采集速度不快等问题,提高图像采集速度,使得采图控制更加灵活。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相机系统的特点包括:高速多目相机主系统与高速多目相机分系统;
所述高速多目相机主系统包括:传感器模组、处理与控制单元、Cameralink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与控制单元包括:传感器配置模块、触发控制模块、图像解析模块、传输控制模块;
所述图像解析模块包括:MIPI解串模块、数据解析模块、FIFO缓存模块;
所述传输控制模块包括:帧头封装模块、图像帧计数器、图像行计数器、图像缓存模块、错误监控模块,缓存读取控制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组生成原始串行数据流并发送给所述MIPI解串模块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得到原始合并并行数据后发送给所述数据解析模块;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对原始合并并行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提取处理,得到图像像素数据后存入FIFO缓存模块中;
所述帧头封装模块从所述FIFO缓存模块中读取所述图像像素数据,根据所述图像帧计数器和图像行计数器提供的图像帧序号及行序号信息,以及错误监控模块提供的监控状态信息对所述图像像素数据进行帧头封装处理,得到封装后的处理像素数据存入所述图像缓存模块;
所述缓存读取控制模块利用循环竞争读取控制方法从多个图像缓存模块中读取封装后的处理像素数据并发送给所述Cameralink发送模块,从而将所述处理像素数据通过所述Cameralink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高速多目相机分系统;
所述高速多目相机分系统包括:Cameralink接收模块,存储控制与传输单元,图像存储模块,图像传输模块;
所述高速多目相机分系统的Cameralink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处理像素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存储控制与传输单元进行解包与控制存储处理,得到解包像素数据后,并根据帧头信息存入所述图像存储模块的不同缓存区内,所述图像传输模块从所述图像存储模块中依次读取所述解包像素数据并传输给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