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21183.3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艳;卞自贺;杨海露;苗英豪;叶周景;汪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付忠林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疲劳 损伤 直线 道路 加速 加载 试验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道路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
将交通总量预测结果转换为标准轴载作用下加速加载装置的总加载频次;
获取道路的全年真实服役温度场,计算各温度段损伤占比;
根据所述总加载频次和各温度段损伤占比,计算同一预设加载速度下,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
根据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进行基于疲劳损伤的加速加载试验,实现对道路的加速加载试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道路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道路资料和道路发展规律,结合交通吸引和转移的分析资料,对道路未来交通总量进行预测,获取道路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交通总量预测结果转换为标准轴载作用下加速加载装置的总加载频次,包括:
根据交通总量预测结果和道路的车道数量,计算每一车道中的车流总量;
根据如下的轴载换算公式,分别将每一车道中的车流总量转换为对应的单条车道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加载频次:
其中,Croad为加载频次,Cs为单一车道的车流总量,为重载增益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道路的全年真实服役温度场,计算各温度段损伤占比,包括:
获取道路所在地区的全年气温数据,绘制温度谱;
根据预设阈值,将道路所在地区的全年气温数据分别高温数据、中温数据和低温数据;并分别计算高温时间占比、中温时间占比以及低温时间占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总加载频次和各温度段损伤占比,计算同一预设加载速度下,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总加载频次和各温度段损伤占比,结合损伤度模型,通过疲劳损伤等效的原则,计算同一预设加载速度下,各温度段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
6.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道路交通总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道路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
总加载频次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道路交通总量获取模块预测出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转换为标准轴载作用下加速加载装置的总加载频次;
各温度段损伤占比计算模块,用于获取道路的全年真实服役温度场,计算各温度段损伤占比;
试验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加载频次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总加载频次和所述各温度段损伤占比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各温度段损伤占比,计算同一预设加载速度下,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
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试验参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进行基于疲劳损伤的加速加载试验,实现对道路的加速加载试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交通总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道路资料和道路发展规律,结合交通吸引和转移的分析资料,对道路未来交通总量进行预测,获取道路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1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