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9273.9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叶芳 |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C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轮胎 橡胶 增强 再利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橡胶再利用领域,尤其是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针对现有的在对橡胶进行硫化时,不便于使橡胶颗粒与硫化剂均匀混合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废旧轮胎进行清洗,烘干,粉碎;S2:将粉碎后的轮胎颗粒放入料斗内,通过料斗将轮胎颗粒投入到混炼釜内;S3:轮胎颗粒在进入混炼釜内时通过混炼釜内的搅拌机构将轮胎颗粒打散,其装置包括混炼箱,所述混炼箱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混合杆,混炼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L形管的一端,L形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放料斗,本发明可以使轮胎颗粒与硫化剂均匀混合,提高硫化质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Rubber)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在对废旧轮胎橡胶进行回收在利用时,需要对橡胶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硫化处理。
现有技术中,在对橡胶进行硫化时,不便于使橡胶颗粒与硫化剂均匀混合,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橡胶进行硫化时,不便于使橡胶颗粒与硫化剂均匀混合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废旧轮胎进行清洗,烘干,粉碎;
S2:将粉碎后的轮胎颗粒放入料斗内,通过料斗将轮胎颗粒投入到混炼釜内;
S3:轮胎颗粒在进入混炼釜内时通过混炼釜内的搅拌机构将轮胎颗粒打散;
S4:通过进料管添加硫化剂,通过吹风机构对硫化剂进行吹送,使硫化剂均匀的被吹送到混炼釜内;
S5:分散的硫化剂与轮胎颗粒均匀混合,然后加热至150-180℃,使橡胶线性分子结构通过硫化剂的架桥而变成立体网状机构,完成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废旧轮胎橡胶增强再利用的装置,包括混炼箱,所述混炼箱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混合杆,混炼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L形管的一端,L形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放料斗,所述L形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套筒,L形管的一侧开设有与套筒相连通的吹风口,所述套筒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且套筒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吹风杆,吹风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吹风扇,所述套筒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竖杆,竖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安装于吹风杆的一端,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与L形管滑动连接,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筛网,筛网位于L形管内。
优选的,所述混炼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斗,进料斗和放料斗的顶部均铰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L形管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端铰接有推动杆的一端,推动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推动板,推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圆杆。
优选的,所述圆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上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固定安装于竖杆的底端,圆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矩形杆。
优选的,所述矩形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杆的四侧与矩形槽的四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五锥形齿轮,第五锥形齿轮上啮合有第六锥形齿轮,第六锥形齿轮固定安装于搅拌杆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叶芳,未经郑叶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