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领域本体复用的信息系统及开发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0625.4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高鲁;刘铁林;刘广宇;岳强斌;吴魏屹;杨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8/35 | 分类号: | G06F8/35;G06F8/3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领域 本体 信息系统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领域本体复用的信息系统,适用于系统开发领域。包括:业务建模层,用于建立和维护业务模型;构件层,基于所述业务模型建立、维护、组装构件,所述构件包括业务构件和公共构件;基础架构平台,用于为构件提供互操作机制,通过建立体系结构和规范来保证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可迁移性和可重用性,实现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软件支撑平台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用于为业务建模层、构件层及基础架构平台提供基础平台与支撑环境。本发明采用业务构建开发,以“自上而下”驱动的“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开发各阶段,具有高度的并发性,能够适应变化的需求,减少B‑T隔阂,促进了软件生产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开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向领域本体复用的信息系统及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在领域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提高领域业务模型的复用性是开发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领域业务模型是对领域系统内具体业务知识的抽象描述,良好的领域业务模型可以有效支持领域信息系统的开发。本体是指一种“形式化的,对于共享概念体系的明确而又详细的说明”,它可以提供一种共享词表,确定特定领域的概念及相关关系。基于本体的领域业务模型是以业务领域本体作为元模型,给领域内各方面的人员提供共同理解和共享的领域模型。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是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可以实现将相应的业务体系中的功能需求转换为信息系统的功能操作。软件复用是将事先建立好的软件元素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的过程。软件复用的出发点是应用系统的开发不再采用一切从头开始的模式,而是以已有的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营,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提高领域业务模型的复用性的面向领域本体复用的信息系统及开发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向领域本体复用的信息系统,包括:
业务建模层,用于建立和维护业务模型,所述业务模型包括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信息模型、资源模型、控制模型、过程模型及活动模型;
构件层,基于所述业务模型建立、维护、组装构件,所述构件包括业务构件和公共构件;
基础架构平台,用于为所述构件提供互操作机制,通过建立体系结构和规范来保证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可迁移性和可重用性,实现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
软件支撑平台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用于为所述业务建模层、构件层及基础架构平台提供基础平台与支撑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构件包括业务用例构件和业务对象构件;
所述业务用例构件用于表示领域本身的业务活动,包括计划构件、组织构件、协调构件、控制构件及决策构件;
所述业务对象构件用于表示业务过程要运用的业务概念,包括人员构件、信息构件、物资构件、命令构件、指示构件;
所述公共构件包括信息收发构件、查询统计构件、数据维护构件、态势显示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构件层包括业务构件系统,所述业务构件系统的关联规则为:上层业务构件可依赖任何下层业务构件,但不能依赖同层或上层业务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构件包括用户接口层、工作空间层、组织层和资源层,其中:
所述用户接口层用于与用户交互;
所述工作空间层,用于协调多个并行用户的活动,维护单个活动内部的一致性;
所述组织层用于管理共享资源的一致性,执行系统规则并传递系统数据至工作空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0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