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03123.9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陈江 |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现浇箱涵 底板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及施工方法,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一、绑扎钢筋笼:通过钢筋笼绑扎胎架对钢筋辅助支撑,绑扎钢筋形成钢筋笼,完成后移除钢筋笼绑扎胎架;步骤二、外侧桁架支撑轨道移动侧模安装:步骤三、吊挂式抗浮易拆内侧角模安装;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调节两侧模板位置,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五、拆模: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达标后进行拆除吊挂式抗浮易拆内侧角模。本发明通过减小箱涵钢筋笼绑扎难度,提高多孔箱涵底板模板安装定位精度,有效改善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底板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箱涵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一直是制约工程工期,体现施工质量的关键部分。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箱涵式结构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箱涵一般需要分成多个节段施工,每个节段施工时分别进行一次支架的搭设及拆除,但这种做法所用人工多,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最近几年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钢筋混凝土箱涵式结构工程常常出现混凝土量大,且施工强度高,工期要求紧的特点,箱涵工程应用轻型钢模台车施工开始普及,但这种做法需要首先完成钢筋笼的绑扎工作以及现浇箱涵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所以需要针对现有的施工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以加快箱涵式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及施工方法,通过减小箱涵钢筋笼绑扎难度,提高多孔箱涵底板模板安装定位精度,有效改善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底板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多孔现浇箱涵底板及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绑扎钢筋笼:通过钢筋笼绑扎胎架对钢筋辅助支撑,绑扎钢筋形成钢筋笼,完成后移除钢筋笼绑扎胎架;
步骤二、外侧桁架支撑轨道移动侧模安装:于垫层混凝土上铺设轨道,通过支撑调节机构连接底外模横梁和外模板,底外模横梁和外模板的边缘处通过脱模调节螺栓连接,于底外模横梁下安装对应轨道的行走车轮;
步骤三、吊挂式抗浮易拆内侧角模安装:通过吊机吊装纵向支撑角钢置钢筋笼的一侧,纵向支撑角钢成对布设且至少设有一对,成对布设的两纵向支撑角钢之间通过对拉撑杆连接;
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调节两侧模板位置,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五、拆模: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达标后进行拆除吊挂式抗浮易拆内侧角模。
进一步地,拆模后将外侧桁架支撑轨道移动侧模移动至下一个工位。
进一步地,钢筋笼绑扎胎架包括由上横架、下横架以及两立架组成的矩形框架,还包括水平架,水平架的地端设有水平架底座;
立架上具有一列穿杆孔,穿杆孔内配合有水平架横杆,水平架横杆的一端连接水平架,另一端设有纵向筋。
进一步地,立架沿箱涵浇筑方向铺设有一排,相邻两立架之间设有通过上纵架和下纵架连接,上纵架和下纵架上均设有一排横向搁筋槽。
进一步地,立架的上下两端上均设有立架支托,上纵架和下纵架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架支托上。
进一步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轮和轨道,轨道安装在垫层混凝土上,底外横模梁的下表面设有一对底外模纵梁,行走车轮安装在底外模纵梁下。
进一步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斜杆,调节斜杆两端的铰接与铰接支座,一铰接支座固定在外模板上,另一铰接支座固定在底外横模梁上;
外模板的表面设有纵楞,铰接接支座安装在纵楞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3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