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00242.9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高勇;任鲁军;陈学彦;熊喻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蓝颖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3J15/02;F23J15/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王能德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高效 节能 供热 循环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板、送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和生物质供热装置,所述生物质供热装置包括炉体和固定在炉体右侧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右侧连通有补水管,所述加热箱的右侧设置有预热组件,本发明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该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加热箱右侧设置预热机构,能够使用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对供暖后冷却下来的水进行预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实用性较好,更环保,供暖后的冷水先进行预热再加热,能够有效提高加热速度,使水流在有限的加热管道内能够达到更高的加热温度,效率高,供暖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非化石能源且能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含农业、林业及相关工业的产品、副产品、残留物、废弃物以及非化石和可生物降解的工业、生物垃圾中的有机成分。也包含从非化石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分解中获得的气体和液体,目前,将生物质燃料作取暖、炊事用已经非常普遍。
现有的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生物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在对烟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使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处理,但是现有的喷淋装置一般使用外部水源进行喷淋,浪费水资源,且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不充分,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烟尘处理过程中的喷淋装置使用外部水源进行喷淋,浪费水资源,且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不充分,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包括支撑板、送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淋装置和生物质供热装置,所述生物质供热装置包括炉体和固定在炉体右侧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右侧连通有补水管,所述加热箱的右侧设置有预热组件。
所述预热组件包括固定在加热箱右侧顶部的预热箱,所述预热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并且预热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进水端与回水管相连通,所述预热管远离回水管的一端贯穿预热箱和加热箱并延伸至加热箱的内部。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箱和固定在支撑板顶部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水管,并且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预热箱的底部相连通,并且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至喷淋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位于喷淋箱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呈环形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喷淋箱内部的靠上方,所述布水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喷淋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并且喷淋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汽斗,并且集汽斗的顶部与进气管远离预热箱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加热箱并延伸至加热箱的内部,所述出水管和预热管位于加热箱内部的一端之间通过加热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壁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细过滤板,并且炉体内壁两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粗过滤板,所述炉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燃烧器,并且炉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加热箱内部的火焰喷嘴。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顶部连通有送烟管,所述送烟管远离炉体的一端贯穿至喷淋箱的内部,且送烟管的内部设置有管道风机,所述炉体正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集尘框,所述炉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高效节能供热循环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蓝颖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蓝颖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