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极耳圆柱形卷芯的极耳整形及焊接方法及其形成的全极耳圆柱形卷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0212.8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祎凡;黄伟东;娄豫皖;张朋;孟祎凡;李紫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533;H01M50/538;H01M50/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翅星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3 | 代理人: | 王文生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极耳 圆柱形 整形 焊接 方法 及其 形成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极耳圆柱形卷芯的极耳整形及焊接方法及其形成的全极耳圆柱形卷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极耳圆柱形卷芯负极端面整形,(2)负极绝缘环安装,(3)负极集流圈安装,(4)负极耳与负极集流圈内壁弧形焊接,(5)正极端面也可采用同样的整形工艺和焊接方式。本申请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圆柱形卷芯的极耳通过整形而非切极耳方式形成,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整形后的环形极耳与环形正负极环形集流圈在高出卷芯体的侧面焊接,而非在卷芯体端面焊接,可以避免端面焊时焊穿铜铝箔揉平面进而烧伤隔膜,提高成品合格率,降低材料损耗,大幅减少电池的短路和自放电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极耳圆柱形卷芯的极耳整形及焊接方法及其形成的全极耳圆柱形卷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柱形电池因其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电池一致性好,应用领域越发广泛,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对电池能量需求越来越大,通常采用将多个小容量圆柱形电池串并联成一个大容量、高电压的电池组。在将多个电池串并联使用时,对电池的容量、内阻和自放电等性能的一致性要求很高;电池容量和内阻一致性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和确认,但对电池自放电一致性差异很难在生产和检测过程中确认。
为此,在CN102901931A、CN105598044A、CN105598044A、CN107991627A和CN105633472A等专利中,通过优化搁置温度、SOC、时间等方法筛选显著自放电大的电池,但对自放电差异小或不同使用阶段出现的自放电异常电池无法进行筛查和控制;在CN206373482U、CN204449620U、CN210937646U、CN211679237U和CN211866861U等专利中,部分解决了电池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极耳焊接过程中粉尘的清除,从源头解决电池自放电的产生;但对于如CN204441382U专利所述的端面集流体焊接导致的极组焊穿和焊渣残留问题,无法通过清除与防护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全极耳圆柱形卷芯的极耳整形及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极耳圆柱形卷芯负极端面整形,(2)负极绝缘环安装,(3)负极集流圈安装,(4)负极耳与负极集流圈内壁弧形焊接,(5)正极端面也可采用同样的整形工艺和焊接方式。
本申请所述全极耳圆柱形卷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交错卷绕而成,其中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一侧均留有未涂活性材料的箔材,卷绕后分别置于卷芯的两侧,分别形成由多层箔材组成的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
本申请所述负极耳整形是通过整形机构轴向压平负极端面的圆形中心区和外圈区箔材,环状中间区箔材保持原高度,且环状中间区高出1~5mm;环状中间区箔材的层数由卷芯设计导流能力确定。
本申请所述全极耳圆柱形卷芯,在整形后的负极端面安装负极绝缘环,然后在其上安装负极集流圈,环形负极集流圈内壁与整形后的环形负极耳外层贴合在一起。
本申请所述负极耳与负极汇流帽焊接可采用超声焊、电阻焊、氩弧焊、激光焊等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焊接方式,将环形负极耳与环形负极集流圈焊接起来。
本申请所述正极端面也可以采用与负极端面同样的方法进行正极耳的整形与焊接。
本申请的一种根据前述的方法形成的全极耳圆柱形卷芯,其包括由多层边缘未涂活性材料的箔材卷绕形成的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正极端面和负极端面通过整形机构轴向压平箔材整形的圆形中心区和外圈区,还包括位于圆形中心区和外圈区的环状中间区,环状中间区箔材保持原高度,且环状中间区箔材比圆形中心区和外圈区箔材高出1~5mm。
另外,正、负极端面分别安装有正、负极绝缘环,绝缘环上安装有与正负极端面环形极耳外层贴合在一起的环形正负极集流圈。
此外,环形正负极集流圈以超声焊、电阻焊、氩弧焊和/或激光焊的方式,分别与正负极端面的环形极耳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修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防倒毛舒棉绒面料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