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管换热器以及列管换热器的封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3212.X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勋;郝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F28F9/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列管 换热器 以及 封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管换热器,该列管换热器包括:上管板箱、下管板箱、多个换热管以及加压螺栓,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入口端贯穿所述上管板箱,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出口端贯穿所述下管板箱,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内填充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填充进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上管板箱的间隙内,且所述密封橡胶填充进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下管板箱的间隙内,所述加压螺栓设置于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列管换热器的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管换热器以及列管换热器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列管换热器广泛应用在焦化行业、冶金、化工行业、危险废弃物焚烧系统、锅炉行业、余热回收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通常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换热工质的工作温度和压力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这要求列管换热器的换热管、换热管与管板封装工艺具有很高的性能指标。而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胀接、焊接、爆炸连接及胀焊连接等方式,不同的连接方法会影响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质量,一方面随着换热管当量直径的减小(如小于1mm)和管壁变薄(如小于0.1mm),上述连接方式会使换热管管壁发生破裂,而且有些连接方式容易堵塞换热管,加工起来费时费力且难以实现大规模加工,胀接方法也不适用非圆形换热管(如椭圆管、滴形管)与管板的连接;另一方面,对于应用于特殊场合(如强腐蚀性等)的列管换热器,使用非金属换热管时,焊接或胀接的方式不再适用,不恰当的工艺会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和寿命。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工起来省时省力且能实现大规模加工,而且不影响使用和寿命的列管换热器以及该列管换热器的封装方法。
一种列管换热器,包括:上管板箱、下管板箱、多个换热管以及加压螺栓,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入口端贯穿所述上管板箱,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出口端贯穿所述下管板箱,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内填充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填充进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上管板箱的间隙内,且所述密封橡胶填充进所述换热管与所述下管板箱的间隙内,所述加压螺栓设置于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
所述上管板箱、下管板箱分别包括所述上管板、下管板以及侧板,所述上管板箱、下管板箱分别进一步包括多个拉杆,该多个拉杆沿着所述换热管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之间,将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进行刚性固定。
所述密封橡胶为硅橡胶系、聚硫橡胶系、聚氨酯橡胶系或二烯类橡胶系。
所述多个换热管的当量管径为100微米以上,所述多个换热管的管壁壁厚为几十个微米以上。
一种列管换热器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以及多个换热管,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分别具有多个开孔,将所述多个换热管贯穿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的开孔;
(2)在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内填满液体密封橡胶,使液体密封橡胶填充至所述多个换热管与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之间形成的间隙,之后固化所述液体密封橡胶,使所述多个换热管被密封和固定在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内;
(3)将加压螺栓安装在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用于施加和调节密封压力。
在步骤(1)中,所述上管板箱和下管板箱分别包括上管板、下管板以及侧板,所述上管板、下管板以及侧板形成一腔体,沿着所述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在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设置拉杆,将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进行刚性固定。
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所述拉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上管板或下管板,另一端通过焊接、螺杆连接或螺栓螺母连接固定在所述下管板或上管板。
在步骤(2)中,所述液体密封橡胶的粘度范围为500mpa.s至100000mpa.s。
在步骤(2)中,所述液体密封橡胶的粘度范围为2000mpa.s至200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3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任务配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软硬结合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