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抗冲击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91515.8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常明阳;丁庚;明鹏;余争鸣;常健飞;胡俊;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2 | 分类号: | C08L75/02;C08L23/06;B32B3/12;B32B27/40;B32B27/02;B32B27/12;B32B27/32;B32B27/28;B32B33/00;B32B9/00;B32B9/04;B32B15/20;B32B15/08;B32B15/0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蒙皮 制备 方法 吸波板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抗冲击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异氰酸酯与氨基化合物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使用该混合物浸润PE纤维固化后即得抗冲击蒙皮。本发明的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以低介电性、高强度、高韧性的PE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将PE纤维与异氰酸酯与氨基化合物混合后反应生成的高断裂延伸率、高弹性聚脲弹性体树脂进行复合,这样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强度。聚脲弹性体树脂体系可提高蒙皮蒙皮材料韧性、断裂延伸率等特征,符合抗冲击特性要求,与PE增强纤维复合后形成的蒙皮材料韧性大幅升高,具备良好的吸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抗冲击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根据方舱结构及功能,主要分为骨架式方舱、大板拼接式方舱等,壁板材料主要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蒙皮材料,内部夹层结构为聚氨酯泡沫、蜂窝芯等。但具有吸波功能的方舱种类较少,且具备雷达吸波功能的舱体壁板一般采用较薄的玻璃纤维或石英纤维作为蒙皮,不能实现吸波材料表面蒙皮的抗冲击性,易在磕碰、冲撞过程中造成吸波材料的大面积损毁,这就降低了方舱在使用过程中的壁板结构自我防护性能。部分方舱结构使用了碳纤维或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型抗冲击蒙皮,但由于碳纤维的导电性而形成反射效能,造成板材的雷达吸波功能失效,若仅依靠玻璃纤维蒙皮或石英纤维蒙皮实现抗冲击性能,则需要蒙皮厚度需达到1.2~1.5mm以上,使其雷达吸波性能急剧降低。
因此,亟需一种可解决抗冲击性能与雷达吸波性能冲突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抗冲击吸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异氰酸酯与氨基化合物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使用该混合物浸润PE纤维固化后即得抗冲击蒙皮。
可选的,所述的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所述异氰酸酯包括芳香族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天门冬氨酸酯、异氰酸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的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所述氨基化合物包括端氨基醚和液体氨类扩链剂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的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所述异氰酸酯中-NCO与氨基化合物中-NH2的摩尔比为(1.0~1.1):1。
可选的,所述的抗冲击蒙皮的制备方法,所述PE纤维的厚度为0.2~0.8mm。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吸波板,包括: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冲击蒙皮;
雷达吸波层,其一侧面与所述抗冲击蒙皮的一侧面相贴合;
反射层,其一侧面与所述雷达吸波层的另一侧面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的抗冲击吸波板,所述雷达吸波层包括芳纶蜂窝、聚氨酯泡沫、PMI泡沫中的一种。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吸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异氰酸酯与氨基化合物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使用所述混合物浸润PE纤维,将雷达吸波层的一侧与PE纤维的一侧贴合;
使用所述混合物刷涂反射层一侧面,将所述反射层刷涂混合物的一侧与雷达吸波层的另一侧贴合,固化后即得抗冲击吸波板;
或,将异氰酸酯与氨基化合物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使用所述混合物浸润PE纤维,将PE纤维固化;
将雷达吸波层两侧面分别通过结构胶膜与固化后的PE纤维、反射层粘接并固化后即得抗冲击吸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