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备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8388.6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耳朵(广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M3/156;H02M1/32;H02H9/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蔡登峰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备份 电源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备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智能备份电源包括备份电源切换电路,所述备份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多个电源供电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与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均连接,所述主控电路还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均包括:电源输出端口;主电源,所述主电源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多个备份电源,各所述备份电源均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本发明保证了电源的正常供电,提升电源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和电路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备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俗来讲,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电压和频率的电源称交流稳定电源。国内多数厂家所做的工作是交流电压稳定。这类稳压电源,稳压的基本原理是LC串联谐振,早期出现的磁饱和型稳压器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无众多的元器件,可靠性相当高稳压范围相当宽,抗干扰和抗过载能力强.缺点是能耗大、噪声大、笨重且造价高。另,还有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该种电路型式主要有单端反激式,单端正激式、半桥式、推挽式和全桥式。它和线性电源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变压器不工作在工频而是工作在几十千赫兹到几兆赫兹。功能管不是工作在饱和就是截止区即开关状态。电源,之间成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缺少的电路系统。
但是,市面上的电源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多电源在发生故障时,直接导致影响负载工作,进而影响电源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备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备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源在发生故障时导致影响负载工作以及影响电源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备份电源,包括备份电源切换电路,所述备份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多个电源供电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与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均连接,所述主控电路还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均包括:
电源输出端口;
主电源,所述主电源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
多个备份电源,各所述备份电源均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
可选地,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均还包括主电源控制电路,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所述主电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之间,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可选地,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均还包括备份切换控制电路,所述备份切换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各所述备份电源之间,所述备份切换控制电路还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备份切换控制电路均包括备份继电器和备份控制三极管,所述备份继电器的触发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和所述备份电源,所述备份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一第一供电输入端和所述主控电路,所述备份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备份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备份切换控制电路和所述备份电源的数量均为两个。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备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电路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地,还包括输出调压电路,所述输出调压电路与所述主电源和各所述备份电源均连接,所述输出调压电路用于调节所述主电源和各所述备份电源的输出电压。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用多档位风扇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采样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用于采集环境温度;
档位调节电路,所述档位调节电路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耳朵(广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耳朵(广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过热的金属材料智能机器人焊接装置
- 下一篇:机体侧挂式装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