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阵列宽频带解耦合网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6463.5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金富隆;邵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5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张冉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阵列 宽频 耦合 网络 | ||
1.一种多元阵列宽频带解耦合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宽带定向耦合器、群时延节、相位延迟传输线和两个电阻性负载;
两个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参数相同,第一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群时延节、相位延迟传输线和第二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依次连接;第一宽带定向耦合器的隔离端通过第一电阻性负载接地,第二宽带定向耦合器的隔离端通过第二电阻性负载接地;
第一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直通端连接第一辐射单元,第二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直通端连接第二辐射单元,两个辐射单元相同;第一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作为第一辐射单元的馈电端口,第二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作为第二辐射单元的馈电端口。
调节解耦合网络中定向耦合器的电压耦合因数,使得辐射单元间直接耦合效应和由解耦合网络引入的附加耦合的耦合系数幅度相等。
调节解耦合网络中引入的群时延节,使得辐射单元间直接耦合效应和解耦合网络的附加耦合路径的群时延匹配。
调节解耦合网络中引入的相位延迟传输线,使得辐射单元间直接耦合效应和解耦合网络的附加耦合路径所对应的耦合系数的相位差介于150°~2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阵列宽频带解耦合网络,其特征在于,多元阵列宽频带解耦合网络还包括两个相同的阻抗匹配电路,第一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第二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阻抗匹配电路,两个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入端作为两个辐射单元的馈电端口。
3.一种多元阵列低剖面微带式宽频带解耦合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输入链路、N+1个附加链路、介质基板和金属地板,N≥3;输入链路位于相邻的两个附加链路中间;N个输入链路和N+1个附加链路位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金属地板位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
输入链路为阶梯状的微带传输线;附加链路包括紧凑的曲折微带式群时延节、相位延迟微带线、两个相同的耦合线和两个相同的贴片电阻;曲折微带式群时延节的一端连接第一耦合线,另一端连接相位延迟微带线;相位延迟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耦合线;第一耦合线连接第一贴片电阻,第二耦合线连接第二贴片电阻;两个贴片电阻通过接地金属化通孔接地;
耦合线和相邻的输入链路形成宽带定向耦合器;
输入链路的起始端作为馈电端口,终端连接辐射单元;
调节输入链路和耦合线间的距离,使得相邻辐射单元间直接耦合效应和由解耦合网络引入的附加耦合的耦合系数幅度相等。
调节曲折微带式群时延节分段的数目和的各分段的长度,使得相邻辐射单元间直接耦合效应和解耦合网络的附加耦合路径的群时延匹配。
调节解耦合网络中引入的相位延迟微带线的电长度,使得相邻辐射单元间直接耦合效应和解耦合网络的附加耦合路径的耦合系数的相位差介于150°~2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元阵列低剖面微带式宽频带解耦合网络,其特征在于,与输入链路距离最近的两个宽带定向耦合器对应的金属地板刻蚀有矩形环状缝隙,矩形环状缝隙跨越两个宽带定向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64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防倾倒漏料型包装装置
- 下一篇:物联网用智能旋转花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