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夏播大豆肥料及其施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4248.3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辉;袁小平;雷琴妹;马敏;马小霞;许晓慧;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沈昌武 |
| 地址: | 742300 甘肃省陇***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夏播 大豆 肥料 及其 施肥 方法 | ||
一种夏播大豆肥料及其施肥方法,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它包含如下重量成分组成:农家肥2500‑3000kg、专用配方肥20‑40kg;其中专用配方肥中的氮含量为10%、磷含量为8%、钾含量为7%、有机质含量为15‑45%。有效解决过量施肥或肥料投入不足的问题,减低面源污染,实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播大豆肥料及其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夏播大豆在某些地区属于复种作物,目前的夏播大豆存在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科学施肥水平不高等问题,如肥料施肥不足或过量施肥,导致产量低而不稳,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夏播大豆肥料及其施肥方法,有效解决过量施肥或肥料投入不足的问题,减低面源污染,实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夏播大豆肥料,它包含如下重量成分组成:农家肥2500-3000kg、专用配方肥20-40kg;其中专用配方肥中的氮含量为10%、磷含量为8%、钾含量为7%、有机质含量为15-45%。
进一步地,所述的夏播大豆肥料,它包含如下重量成分组成:农家肥2500-3000kg、N-P2O5-K2O总养分≧25%的专用配方肥20-25kg;其中专用配方肥中的氮含量为10%、磷含量为8%、钾含量为7%、有机质含量为15%。
进一步地,所述的农家肥可替换为商品有机肥,该商品有机肥的重量为100-120kg,有机质≧45%。
本发明所述的夏播大豆的施肥方法如下:根据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和不同肥力水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按照“增氮稳磷配钾补微”的测土施肥技术路线,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500-3000kg(或施用有机质≧45%商品肥100-120kg),配合施用N-P2O5-K2O总养分≧25%(10-8-7)的专用配方肥20-25 kg,待大豆开花期至鼓粒期,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和钼肥2-3次,磷酸二氢钾亩用量200-400克,钼肥5-15克,即可。
采用上述成分以及方法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播大豆肥料及其施肥方法,有效解决过量施肥或肥料投入不足的问题,减低面源污染,实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所述的夏播大豆肥料,它包含如下重量成分组成:农家肥2500kg、专用配方肥20kg;其中专用配方肥中的氮含量为10%、磷含量为8%、钾含量为7%、有机质含量为15-45%。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夏播大豆的施肥方法如下:根据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和不同肥力水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按照“增氮稳磷配钾补微”的测土施肥技术路线,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500kg,配合施用N-P2O5-K2O总养分≧25%(10-8-7),有机质≧15%的专用配方肥20kg的专用配方肥20kg,待大豆开花期至鼓粒期,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和钼肥2-3次,磷酸二氢钾亩用量200-400克,钼肥5-15克,即可。
采用上述成分以及方法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夏播大豆肥料及其施肥方法,通过在大豆生产上施用能够满足夏播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肥特性,提高产量,施用大豆专用配方肥较不施肥每亩可增产50公斤以上,实现亩增收100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述的夏播大豆肥料,它包含如下重量成分组成:农家肥2500kg、N-P2O5-K2O总养分≧25%的专用配方肥25kg;其中专用配方肥中的氮含量为10%、磷含量为8%、钾含量为7%、有机质含量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4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