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8864.8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彦峰;张松;李思宇;曹传祥;崔苑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B32B3/24;B32B3/08;B32B27/06;B32B27/08;B32B27/30;B32B27/36;B32B27/32;B29C48/08;B29C48/21;B29C48/49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曹凤梅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反射 透气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包括反射层、透气层和透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和透气层均分散有无机多孔粒子,至少部分所述无机多孔粒子贯穿所述反射层和透气层;所述透气孔包括无机多孔粒子的微孔和无机多孔粒子与所述反射层和/或所述透气层间的界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和透气层的连续相均为树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的材质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多孔粒子的微孔尺寸为20nm~3μm,所述无机多孔粒子的比表面积为10~10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多孔粒子包括第一无机多孔粒子和第二无机多孔粒子,所述第一无机多孔粒子贯穿所述反射层和透气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多孔粒子的粒径范围为10~1000μm;所述第二无机多孔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8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多孔粒子为多孔高岭土、多孔硅藻土、多孔海泡石、多孔滑石粉、多孔氧化铝、多孔氧化锌、多孔水滑石、多孔硫酸钡、多孔电气石、多孔氧化镁、多孔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颗粒为铝、铜、银、锌、金粒子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多孔粒子与所述反射层和/或所述透气层间的界面孔尺寸为10nm~10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反射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透气地膜采用流延成型或吹塑成型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学;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88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坩埚的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低频隔振多层填充桩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