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入设备的故障监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63665.8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0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袁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 |
| 地址: | 41001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设备 故障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设备的故障监测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确定接入设备的故障类型不准确的问题。本方案包括:获取样本接入设备的参数样本集和目标接入设备在多种运行状态下的历史运行参数;根据参数样本集确定目标接入设备在每种运行状态下的历史运行参数分别匹配的目标数据类型标签;确定与目标数据类型标签相匹配的监测模型;根据监测模型监测目标接入设备,以在目标接入设备的运行参数与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时根据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的故障类型确定目标接入设备的故障类型。本方案无需人工巡检,能高效实现故障监测。由于监测模型是与目标接入设备相匹配的,能提高确定的故障类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故障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设备的故障监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5G技术领域中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下,图1示出了包含多个接入设备的通信系统,用户的多个接入设备可以通过交换机汇聚后通过接入AR路由器连接至CPE(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终端。随后,可以经过5G基站(gNodeB)、传输设备切片分组网(SlicingPacket Network,SPN)、UPF(user plane function)设备等通信设备进行分流,实现接入设备信号的传输。然后再通过汇聚AR、交换机传输至中控设备实现数据收集与监控。
虽然现有技术中能够对CPE终端及上游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但对CPE终端下游的与接入AR路由器通信连接的各接入设备难以实现监控,在接入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获知。如果由工程师采用巡检的方式监控各接入设备的运行状态,则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监控即时性较差。而且,监控效果受工程师主观意识影响,难以准确判断故障的类型。
如何高效确定接入设备的故障类型,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入设备的故障监测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确定接入设备的故障类型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的故障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接入设备的参数样本集和目标接入设备在多种运行状态下的历史运行参数,所述参数训练样本集包括所述样本接入设备的标记有数据类型标签的样本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参数样本集确定所述目标接入设备在每种运行状态下的历史运行参数分别匹配的目标数据类型标签;
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类型标签相匹配的监测模型,所述监测模型包括异常运行参数和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的故障类型;
根据所述监测模型监测所述目标接入设备,以在所述目标接入设备的运行参数与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时根据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的故障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接入设备的故障类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的故障监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样本接入设备的参数样本集和目标接入设备在多种运行状态下的历史运行参数,所述参数训练样本集包括所述样本接入设备的标记有数据类型标签的样本运行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参数样本集确定所述目标接入设备在每种运行状态下的历史运行参数分别匹配的目标数据类型标签;
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类型标签相匹配的监测模型,所述监测模型包括异常运行参数和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的故障类型;
监测模块,根据所述监测模型监测所述目标接入设备,以在所述目标接入设备的运行参数与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时根据所述异常运行参数相匹配的故障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接入设备的故障类型。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3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