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及其无线功能增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1105.9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24/02;H04W24/08;H04W24/10;H04L67/10;H04L67/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无线智能 控制器 架构 及其 无线 功能 增强 方法 | ||
一种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及其无线功能增强方法,其中,所述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包括:云平台、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nRT RIC平台和无线功能实体xAPP;其中,所述云平台,用于对所述nRT RIC平台和xAPP的软件载体进行生命周期管理,配置各个软件载体间的路由路径,以及在xAPP之间,以及在xAPP和nRT RIC平台之间进行消息传输;所述nRT RIC平台运行于所述云平台上,用于管理所述xAPP,和/或,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无线功能;所述xAPP运行于所述nRT RIC平台上,用于实现无线功能的增强功能。本发明能够实现SBA去中心化和应用层的主辅功能的管控结合,提供了一种nRT RIC基本功能和增量功能的统一解决方案,并能够实现AI驱动和数字孪生仿真环境nRT RIC功能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及其无线功能增强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RAN)国际联盟组织(O-RAN Alliance)给出的O-RAN总体架构。在该架构中,引入了非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non Real Time Radio IntelligentController,non-RT RIC)和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near-RT RIC(near Real Time RadioIntelligent Controller,nRT RIC,本文有时也将nRT RIC表示为Near-RT RIC)。
一种O-RAN总体架构方案中,在nRT RIC中引入了xApp的功能实体。xApp运行相关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内容,并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Open API)与nRT RIC架构(Near-RT RIC framework)进行交互,实现对E2节点(E2 node)的控制。如何对无线功能实体进行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的无线功能增强方法及设备,能够基于SBA的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实现对无线功能实体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架构,包括:云平台、近实时无线智能控制器nRT RIC平台和无线功能实体xAPP;其中,
所述云平台,用于对所述nRT RIC平台和xAPP的软件载体进行管理,配置各个软件载体间的路由路径,和/或,配置在xAPP之间、在xAPP和nRT RIC平台之间进行消息传输;
所述nRT RIC平台运行于所述云平台上,用于管理所述xAPP,和/或,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无线功能;
所述xAPP运行于所述nRT RIC平台上,用于实现无线功能的增强功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xAPP,还用于通过所述nRT RIC平台获得测量参数,基于所述测量参数执行所述增强功能,产生控制信息、策略信息、算法对无线管理的需求信息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并将产生的信息发送给所述nRT RIC平台;
所述nRT RIC平台,还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中的功能实体上报的测量参数并发送至对应的xAPP,和/或,接收xAPP发送的信息,并判断是否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操作或是否发送给基站。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nRT RIC平台,还用于实现部分或者全部无线资源管理RRM功能,并通过与无线接入网的交互,将RRM功能产生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控制命令需求发送给无线接入网中的功能实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nRT RIC平台管理所述xAPP,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xAPP的扩展流程、激活流程、注册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响应,配置和维护所述xAPP到所述nRT RIC平台的路由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绿色环保型的多功能腻子粉生产工艺
- 下一篇:近外管、球囊导管及支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