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和跨座式单轨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7332.4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百岭;蒲亮;杨绪杰;吕红;叶珍珍;丁治雨;冉龙;肖静;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5/50 | 分类号: | B61F5/50;B61C9/50;B61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东梅 |
| 地址: | 4011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座式 单轨 转向架 车辆 | ||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所述跨座式单轨车辆具有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括:
具有第一安装梁(101)、第二安装梁(102)、第一安装支架(103)和第二安装支架(104)的构架主体(100),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梁(101)所在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梁(102)所在直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04)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
具有第一轮对组(201)和第二轮对组(202)的走行组件(200),所述走行组件(200)能够驱动所述跨座式转向架移动,所述第一轮对组(201)位于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所述第二轮对组(202)与所述第一轮对组(201)沿所述第一安装梁(101)所在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轮对组(201)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梁(102)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传动轴(201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011)的一端的第一走行轮(201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011)的另一端的第二走行轮(2013),所述第二轮对组(202)与所述第一轮对组(201)的结构相同;
设置于所述构架主体(100)的中部的牵引组件(300),所述牵引组件(300)与所述车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对组(201)还包括驱动差速装置(2014);
所述驱动差速装置(201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梁(102)的牵引电机(2014-a)、与所述牵引电机(2014-a)配合的差速器(2014-b)、与所述差速器(2014-b)配合的第一驱动半轴(2014-c)和第二驱动半轴(2014-d),所述第一传动轴(2011)包括第一空心车轴(2011-a)和第二空心车轴(2011-b),所述第一空心车轴(2011-a)和所述第二空心车轴(2011-b)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梁(102)的两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梁(102)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驱动半轴(2014-c)套接于所述第一空心车轴(2011-a),所述第二驱动半轴(2014-d)套接于所述第二空心车轴(201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行轮(2012)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半轴(2014-c)远离所述差速器(2014-b)的一端,所述第二走行轮(2013)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半轴(2014-d)远离所述差速器(2014-b)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走行轮(2012)和所述第二走行轮(2013)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走行轮(2012)包括第一轮芯(2012-a)、第一轮辋(2012-b)和第一轮胎(2012-c),所述第一轮芯(2012-a)安装于所述第一轮辋(2012-b)的内侧,所述第一轮辋(2012-b)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半轴(2014-c),所述第一轮胎(2012-c)安装于所述第一轮辋(2012-b)的外圆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行轮(20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轮胎(2012-c)的内部的第一内支撑体(2012-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对组(201)还包括用于对第一走行轮(2012)制动的第一基础制动装置(2015)和用于对第一基础制动装置(2015)提供制动力的制动机;
所述第一制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构架主体(100)上的制动夹钳(2015-a)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走行轮(2012)上的制动盘(2015-b),并且所述制动夹钳(2015-a)能够与所述制动盘(2015-b)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300)包括牵引座(301)、中心销(302)、牵引橡胶堆(303)和减振器(304);
所述牵引座(301)位于所述构架主体(100)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销(302)连接所述牵引座(301)和所述车厢,所述牵引橡胶堆(303)设置于所述牵引座(301)的下方,所述减振器(304)设置于所述牵引座(301)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牵引橡胶堆(303)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3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角度中长波红外增透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向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