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叫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53003.2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易奇志;王通晓;姜延锋;张宏;周大志;孟慧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捷(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甘章乖;邵栋 |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叫 控制系统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1.一种呼叫控制系统,其中,该系统至少包括会话边界控制单元、交换单元、呼叫服务单元和呼叫服务门户单元,用于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呼叫控制服务,所述交换单元和呼叫服务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交换单元和呼叫服务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终端发起的呼叫向一个交换单元发送第一呼叫请求;
所述交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创建相应的呼叫标识和呼叫事件,以及对第二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完成呼叫;
所述呼叫服务单元,用于将对应交换单元创建的呼叫事件发送至消息队列,以使所述上层业务系统从消息队列中获取订阅的呼叫事件进行相应处理;将呼叫标识保存至内存数据库;以及控制对应的交换单元对第二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完成呼叫;
所述呼叫服务门户单元,用于获取来自上层业务系统的第二呼叫请求,在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是基于所述呼叫事件对应的第一呼叫请求进行后续操作的请求时,在内存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呼叫标识,并根据所述呼叫标识将第二呼叫请求发送给对应的呼叫服务单元;在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是用于发起新呼叫的请求时,创建相应的呼叫标识保存,并将包括所述呼叫标识的第二呼叫请求发送给一个呼叫服务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内存数据库还存储有呼叫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呼叫服务门户单元,还用于在交换单元发生故障时,根据负载情况确定用于替代的交换单元,并向用于替代的交换单元所对应的呼叫服务单元发送包括目标呼叫标识的恢复命令,其中,所述目标呼叫标识对应于故障的交换单元所管理的呼叫;
所述呼叫服务单元,还用于在其对应的交换单元确定为替代的交换单元时,基于目标呼叫标识从内存数据库中查找呼叫的上下文信息,并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控制对应的交换单元恢复目标呼叫标识对应的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单元,用于在获取到外部终端发起的呼叫时,根据负载情况从多个交换单元中确定一个交换单元,并根据终端发起的呼叫向所述交换单元发送第一呼叫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呼叫服务门户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是用于发起新呼叫的请求时,创建相应的呼叫标识,根据负载情况从多个交换单元中确定一个交换单元,并将包括所述呼叫标识的第二呼叫请求发送给所述交换单元对应的呼叫服务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呼叫服务门户单元的数量设有多个,通过负载均衡器获取来自上层业务系统的第二呼叫请求。
6.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会话边界控制单元、交换单元、呼叫服务单元和呼叫服务门户单元的呼叫控制系统,用于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呼叫控制服务,所述交换单元和呼叫服务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交换单元和呼叫服务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单元根据终端发起的呼叫向一个交换单元发送第一呼叫请求;
所述交换单元根据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创建相应的呼叫标识和呼叫事件;
所述呼叫服务单元将对应交换单元创建的呼叫事件发送至消息队列,以使所述上层业务系统从消息队列中获取订阅的呼叫事件进行相应处理,并将呼叫标识保存至内存数据库;
所述呼叫服务门户单元获取来自上层业务系统的第二呼叫请求,在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是基于所述呼叫事件对应的第一呼叫请求进行后续操作的请求时,在内存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呼叫标识,并根据所述呼叫标识将第二呼叫请求发送给对应的呼叫服务单元;
所述呼叫服务单元获取第二呼叫请求,并控制对应的交换单元对第二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完成呼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呼叫服务门户单元在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是用于发起新呼叫的请求时,创建相应的呼叫标识,并将包括所述呼叫标识的第二呼叫请求发送给一个呼叫服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捷(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捷(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30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