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合成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0596.7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进;陈梅花;陈平;刘中原;吴飚;高天玉;敬代焱;张建兵;卢福华;张娅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迈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58;C08F220/06;C08F222/14;C04B24/16;C04B10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合成 混凝土 羧酸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合成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原料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2400、链转移剂、引发剂、还原剂、丙烯酸、脂类单体、中和剂、去离子水;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链转移剂和去离子水作为底物加入反应釜中并搅拌,控制温度为30℃;配制引发剂溶液、还原剂溶液、丙烯酸溶液和脂类单体溶液,并将其分别滴加到反应釜中。本发明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了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采用复合氧化还原体系,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开滴加,合理控制滴加速度,避免局部过热产生爆聚,使得反应稳定进行,确保成品物料性能稳定。在0.5%的掺量下胶砂减水率达到23%以上,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安全系数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合成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建设铁路、公路、桥梁、码头等工程。而减水剂作为混凝土行业的重要外加剂之一,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第三代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分散性能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高效减水剂的发展方向。
现有申请专利201510012362.7一种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将水、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单体投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投入氧化剂溶液后,向其中同时滴加已配制的丙烯酸、链转移剂溶液和还原剂、还原性催化剂溶液,滴完,保温,加碱液中和,补水即得。其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生产周期短,减水率高,和加热生产的减水剂相比性能相当,由于无需热源,节约了能耗。
另有专利201610366500.6一种常温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疏基乙酸和/或疏基丙酸、二水合次硫酸氢钠甲醛,然后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进行溶解,最后滴加双氧水,反应完全后调节pH值,加水稀释即得。减水率达到35%。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优点是: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冬季室外气温较低时,调节其用量释放出反应热来满足常温合成条件,实现合成反应的正常进行﹐彻底摒弃了辅助热源,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和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优异,且合成工艺简单。
另有专利201610400531.9一种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常温制备方法,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和水加入反应釜搅拌后,滴加丙烯酸、还原剂、丙烯酸甲酯、过硫酸铵及链转移剂的混合水溶液和双氧水水溶液,滴加完熟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加水稀释即得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0.8%的掺量下减水率达到25%以上。此发明合成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常温下合成,整个合成过程无需加热,节约能源,无有害排放物,不会污染环境,能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同时在聚羧酸主链上引入了不饱和羧酸酯小单体,提高了保坍性能,可确保产品1h无损失,所得成品是优秀的减水剂产品。
上述所提到的制备方法虽然都是采用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但是使用单一的氧化还原体系制备的减水剂存在转化率不高、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化率高、工艺简单的常温合成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常温合成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制备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为2000~40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链转移剂为3-巯基丙酸、甲基丙烯磺酸钠、巯基乙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引发剂采用氧化剂,氧化剂为过硫酸铵、过氧化氢、重铬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广西迈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理工大学;广西迈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