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事件实现跨时空传播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50593.3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9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华;李武鸿;杨陈;周涛;曾俊;黄泓蓓;黄维;伏彦林;刘杰;王小腊;洪江;彭容;罗玉;周林;张明娟;许江泽;吴婷婷;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G06Q10/067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事件 实现 时空 传播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事件实现跨时空传播分析方法,选择需要传播的事件主体,确定该事件主体的发生时间T1和发生地域P1;确定事件主体预进行传播的传播时间T2和传播地域P2;判断传播时间T2与发生时间T1的时间跨度t,以及传播地域P2与发生地域P1的地域跨度K;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分析,当时间跨度t小于阈值T,以及地域跨度K小于阈值P时,则判断该事件主体不具备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当时间跨度t和地域跨度K其中一个大于其阈值时,则该事件主体具备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且超过阈值越大其可行性越高,本发明基于时间和空间因素,分析事件的热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事件的传播,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事件实现跨时空传播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事件而言,随着时间或者地域的差异其热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本地司空见惯的事物,在另一个地域可能大受欢迎,造成该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域上的差异使得不同人群之间的见识不同。除此之外,在另一种情况中,就是由于时间的差异造成的,例如目前较为流行的汉服文化,就是由于时间差异造成的,这就给事件是否能成为热点事件提供了启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事件实现跨时空传播分析方法,基于时间和空间因素,分析事件的热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事件实现跨时空传播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选择需要传播的事件主体,确定该事件主体的发生时间T1和发生地域P1;
步骤S200:确定事件主体预进行传播的传播时间T2和传播地域P2;
步骤S300:判断传播时间T2与发生时间T1的时间跨度t,以及传播地域P2与发生地域P1的地域跨度K;
步骤S400: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分析,包括:
当时间跨度t小于阈值T,以及地域跨度K小于阈值P时,则判断该事件主体不具备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
当时间跨度t和地域跨度K其中一个大于其阈值时,则该事件主体具备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且超过阈值越大其可行性越高。
进一步的,所述阈值T的最小取值为该事件主体的发生时间T1开始至该事件主体完全隐没,无人提及时的时间段。
进一步的,所述阈值P的取值为存在文化差异的两地最短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文化差异最小为市级行政区划。
进一步的,所述事件主体具备跨时空传播的可行性时,则进一步分析该事件的传播热度;
记录事件发生的起始时间t1,以及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当前时间t2;
S01: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热度指数评价模型,分析在时间段t1-t2内,该事件随时间t1-t2的热度发展趋势p,并绘制成曲线图;
S02:基于曲线图找出斜率k最大的时间段标记为t2'-t3',找出t2'-t3'时间段内影响事件热度发展趋势的权重类型Qm,其中m为权重类型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