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CD23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7444.1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超;杨清海;高惠然;李恢波;吴茂;王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5/20;G01N33/68;G01N33/577;C12R1/9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方圆;林祥翔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科技***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d23 蛋白 单克隆抗体 细胞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抗CD23蛋白单克隆抗体,其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用于免疫小鼠的抗原为重组蛋白,所述重组蛋白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经由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发明人还提供了一株分泌抗CD23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所述细胞系为小鼠杂交瘤细胞系9D11B6E6,保藏号为:CGMCC NO.19689。抗CD23蛋白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可以特异性识别表达CD23蛋白的细胞,适用于免疫学检测,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抗CD23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CD23也称FcεRII,是人和脊椎动物的IgE低亲和力受体,即IgE的II型受体;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B细胞、嗜酸粒细胞(EOS)、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滤泡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anghans Cells)、表皮角细胞、胸腺上皮细胞、部分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分子量为45kDa。,属于典型II型穿膜糖蛋白,由321个氨基酸组成,包括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胞内N-末端、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穿膜区及2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的C-末端膜外区;其羧基末端位于细胞外,氨基末端位于细胞内,属于C型动物凝集素超家族。
人CD23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是单拷贝基因,有两种类型,由于它们的启动基因不同造成所编码的CD23分子氨基末端的6个氨基酸不同,形成了两种CD23:CD23a和CD23b。CD23a主要在B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中表达,而CD23b在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滤泡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表皮角细胞、胸腺上皮细胞、部分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某些白血病细胞上都有表达。骨髓腔基质来源的巨噬细胞高表达CD23b。细胞膜表面CD23可由自身或被蛋白水解酶裂解为多种大小不等的可溶性片段,称为可溶性CD23(sCD23),这些片段大部分仍可与IgE结合,且表现出与IgE无关的多种功能。
CD23是多功能受体分子/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IgE的合成、促进B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并通过与膜CD21的结合介导B-T细胞相互作用、增强B细胞向T细胞提呈抗原,促进T细胞成熟。可溶性CD23(sCD23)还可协同IL-1促进胸腺细胞、骨髓前体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单核细胞游走,诱导单核细胞释放TNF-α、IL-1和IL-6。CD23表达于外周血细胞的某些亚群、B淋巴细胞和EB病毒转染的B淋巴瘤细胞系,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部分中心母细胞淋巴瘤中也有0表达;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活化、分化、成熟、防止生发中心B细胞凋亡,使B细胞出现高反应性、合成和分泌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可溶性CD23(sCD23)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在细胞间粘附、抗原的呈递、T和B细胞的活化、IgE合成、哮喘相关基因的转录等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CD23与Bc、Tc的增殖与分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与许多疾病有关,如:鼻咽癌、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些细胞表面可表达CD23分子。国际上已研制出一些抗人CD23单抗,但抗体种类有限,研制CD23单抗不仅可弥补国际上抗体种类的不足,还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抗体来源困难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抗CD23蛋白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CD23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中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