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输送钢管冷热焊丝匹配焊接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6683.5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王勇;王斌;赵与越;侯永高;王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输送 钢管 冷热 焊丝 匹配 焊接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输送钢管冷热焊丝匹配焊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减少大口径大壁厚油气输送用钢管在焊接时母材金属的熔覆量、提高焊缝冷却速度,改善焊缝组织、提高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焊接装置包括用于同时输送第一焊丝和第二焊丝的焊丝输送机构,第一焊丝/第二焊丝能够通过焊丝输送机构输送以分别与第一焊接设备/第二焊接设备连接;第一焊接设备和第二焊接设备均包括焊丝跟踪机构和焊枪,焊丝输送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焊丝/第二焊丝穿过焊丝跟踪机构并向焊枪移动,焊丝跟踪机构用于调整第一焊丝与第二焊丝之间的相对位姿。本申请能够提高焊缝冷却速度,改善组织、提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输送钢管冷热焊丝匹配焊接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长距离大输送量管线建设,油气输送用钢管的口径和壁厚越来越大。随着壁厚的增加,母材的熔覆金属量加大,焊缝线能量输入增大。焊缝热影响区过热,组织粗大,韧性降低,降低了钢管内在质量。如何减少大口径大壁厚油气输送用钢管在焊接时母材金属的熔覆量、提高焊缝冷却速度,改善焊缝组织、提高性能是油气输送用钢管焊接技术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减少大口径大壁厚油气输送用钢管在焊接时母材金属的熔覆量、提高焊缝冷却速度,改善焊缝组织、提高性能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输送钢管冷热焊丝匹配焊接装置,包括焊丝输送机构、第一焊接设备和第二焊接设备;
所述焊丝输送机构用于同时输送第一焊丝和第二焊丝,第一焊丝能够通过所述焊丝输送机构输送以与所述第一焊接设备连接,第二焊丝能够通过所述焊丝输送机构输送以与所述第二焊接设备连接;
所述焊丝输送机构包括轴距调节装置以及沿焊丝输送方向对称设置的两组辊轮组件;所述辊轮组件包括垂直于焊丝输送方向设置的送丝轮轴,所述轴距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两组所述送丝轮轴之间的轴线间距,以对第一焊丝和/或第二焊丝进行夹紧或释放;
所述送丝轮轴外部套设有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所述第一送丝轮、所述第二送丝轮、所述送丝轮轴彼此绝缘设置;所述第一送丝轮、所述第二送丝轮周向分别设有用于与第一焊丝、第二焊丝外轮廓相匹配的导槽;
第一焊丝/第二焊丝被两个所述第一送丝轮/所述第二送丝轮夹紧时,两组所述辊轮组件可分别绕自身轴线对向旋转以驱动第一焊丝/第二焊丝沿其自身轴线进行位移;
所述第一焊接设备和所述第二焊接设备均包括焊丝跟踪机构和焊枪,所述焊丝输送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焊丝/第二焊丝穿过所述焊丝跟踪机构并向所述焊枪移动,所述焊丝跟踪机构用于调整第一焊丝与第二焊丝之间的相对位姿。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焊丝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焊接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焊接设备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为第一焊丝和/或第二焊丝导向。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该装置还设置有用于盛放助焊剂的储料机构和喷洒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与所述喷洒机构连接,所述喷洒机构用于喷洒助焊剂。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焊丝输送机构还包括校直辊轮组件,所述校直辊轮组件用于同时对第一焊丝/第二焊丝进行挤压校直,所述校直辊轮组件包括至少五个校直辊轮组,其中固定辊轮组数等于可调辊轮组数或比可调辊轮组数多一个,每组所述校直辊轮组均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校直辊轮。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焊丝跟踪机构能够沿焊缝延伸方向行走。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焊丝跟踪机构包括行走部、固定部和调姿部,
所述行走部用于与导轨匹配,所述导轨沿焊缝长度方向延伸架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