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度精制棉干法输送物料均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6468.5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林;王绪国;王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08;D01G9/14;D01G9/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李蕾 |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精制 棉干法 输送 物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精制棉干法输送物料均布装置,涉及精制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部机构,外部机构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下料机构、一第一打散机构、一第二打散机构和一吹料机构,吹料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定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外部机构的外侧,外部机构包括一“回”字形外壳体,下料机构包括一输送筒,输送筒固定安装在“回”字形外壳体的内部顶端,输送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输送轴,输送轴的两端分别与“回”字形外壳体的一相对内壁转动连接,输送轴的一端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螺旋叶片。本发明通过第一打散机构和第二打散机构的结合使用,能够多次对精制棉料进行打散,使打散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制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精制棉干法输送物料均布装置。
背景技术
精制棉又称棉浆粕,以棉短绒为原料,经开棉、浸碱、蒸煮、碾压、漂洗、烘干和打包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白色棉纤维。精制棉生产中原材料棉短绒在经浸碱和蒸煮过后,需要通过干法输送的方式输送至碾压设备进行碾压脱碱,经蒸煮后的棉短绒通常呈大块的团状,再通过干法输送后大块的团状棉短绒不利于后续的碾压脱碱,需要将团状的精制棉料铺开并打散。现有的设备中无这一装置,在碾压脱碱时仍然有大部分棉短绒呈现较大块的团状,造成碾压脱碱不彻底,为后续的生产造成了麻烦。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进,以此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精制棉干法输送物料均布装置,通过下料机构、第一打散机构、第二打散机构和吹料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精制棉干法输送物料均布装置对精制棉料打散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精制棉干法输送物料均布装置,包括外部机构,所述外部机构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下料机构、一第一打散机构、一第二打散机构和一吹料机构,所述吹料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外部机构的外侧;
所述外部机构包括一“回”字形外壳体;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一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固定安装在“回”字形外壳体的内部顶端,所述输送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两端分别与“回”字形外壳体的一相对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轴的一端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螺旋叶片,所述输送轴的另一端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输送筒的底端开设有一条形孔,所述输送筒的顶部中间连通有一下料斗,所述输送轴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
所述第一打散机构包括一第一转动轴和一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转动连接在“回”字形外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打散棒,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打散棒,所述第一打散棒和第二打散棒交错分布,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回”字形外壳体的外表面且延伸至“回”字形外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丝纱面料表面细绒线头清除机构
- 下一篇:一种控量式插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