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PET流延膜和分切拉伸一体机经编织造织物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46089.6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邢光波;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滨州波涛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21/00 | 分类号: | D04B21/00;D01D5/42;D01D1/00;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 地址: | 25171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pet 流延膜 拉伸 一体机 织造 织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塑料织物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PET流延膜和分切拉伸一体机经编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回收清洗、配制原料、结晶干燥、熔融过滤、流延成膜、切条牵伸和经编织造等步骤,回收清洗工序先经清洗液清洗和清水漂洗,有利于后期加工成型,提高最终织物的质量;原料中添加适当的增粘剂和抗氧剂,提高熔体的耐老化性、韧性;结晶、低温固化、干燥共同作用来稳定结晶层,提高结晶均匀度;通过流延膜机、切条牵伸一体机三次加热拉伸加热均匀,有利于PET的牵伸取向,从而增强了织物的韧性;所得织物质量好、无瑕疵;断裂强度>60Mpa、断裂伸长率>300%,韧性好;耐老化性好;同时提高了废物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织物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PET流延膜和分切拉伸一体机经编织造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矿泉水瓶不能自行降解,直接填埋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废旧矿泉水瓶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专利公开号为CN104178841 A的中国申请专利提供了一种废旧聚酯瓶用于安全网的制作方法,包括:粉碎清洗、配制原料、结晶干燥、保温、上色纺丝、牵伸定型、收丝、经编和缝制等步骤,用废旧聚氨酯瓶替代聚丙烯树脂PP为原料生产安全网,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的安全网强力性能好、耐老化效果好。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清洗阶段只采用清水热洗、脱水,不利于加工成型,使得最终织物质量存在缺陷;二是预结晶干燥工序容易出现片料结块问题;三是切刀会对分切面造成损伤,普通加热牵伸方式导致扁丝上下表面温度不均,导致结构性能不稳定。因此,对于废旧聚酯瓶回收生产织物仍面临着对于原料配方及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利用废旧PET聚酯瓶生产织物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PET流延膜和分切拉伸一体机经编织造织物的方法,经过优化废旧聚酯瓶清洗过程、原料配方及加工工艺,所得织物质量好、韧性好、耐老化性好、结构性能稳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PET流延膜和分切拉伸一体机经编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回收清洗:将废旧PET聚酯瓶破碎成5-10cm的碎片,经清洗液清洗和清水漂洗后离心干燥,再经低温烘干得PET回收料;
(2)配制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PET回收料96-98%、增粘剂1-3%和抗氧剂0.5-1%;
(3)结晶干燥:原料经喂料机送入真空转鼓干燥机中,加热至150-170℃,加热时间为4-6h;然后进行低温固化,低温固化温度为15-40℃,低温固化时间为1-2h;将结晶后的物料输送至干燥塔进行干燥;
(4)熔融过滤:将步骤(3)干燥后的物料经分区螺杆熔融,进入熔体过滤器过滤杂质;
(5)流延成膜:步骤(3)过滤除杂后的物料通过计量泵进入流延扁平模头高压挤出后经冷却辊对辊挤压生成初生膜片;切刀切除两边形成整齐的初生膜,经膜布平整轴形成平整的膜布后收卷,形成初生膜卷;
(6)切条牵伸:初生膜卷搬运至切条牵伸一体机进行加热、牵伸,获得扁丝或圆丝;其中加热牵伸进行三次,加热温度为50-95℃,总牵伸比为1:4-1:12;
(7)经编织造:步骤(6)所得扁丝或圆丝进入经编机进行经编织造。
其中,
步骤(1)中清洗液以重量份数计,包括氢氧化钠20-30、硅藻土3-8份、羧甲基纤维素4-7份、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50-80份和去离子水50-80份。将废旧塑料瓶进行回收清洗,氢氧化钠能够溶解掉塑料瓶上的无机物类杂质,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能够出去有机物类脏污,硅藻土和羧甲基纤维素相结合可以提高吸水性,进一步提高清洗液的清洗能力;该清洗液能够有效去除塑料瓶上的脏污,有利于后期加工成型,提高最终织物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滨州波涛化纤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滨州波涛化纤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