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极程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5027.3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牧;蔡超;谭金婷;饶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04537 | 分类号: | H01M8/04537;H01M8/04664;G01R27/02;G01R31/385;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闭钊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程度 方法 | ||
1.一种监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极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充分活化,然后进行电压和内阻测试,得到电压-时间曲线,根据电压-时间曲线确定出水电解平台区域及此区域对应的电池内阻区间R1,电池内阻区间R1的最小值为R1min,电池内阻区间R1的最大值为R1max;
(b)监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电池内阻R2,并与R1进行比较,从而判定电池的反极程度;当R2<R1min时,判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R1min≤R2≤R1max时,判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生了反极,此时燃料电池仍可正常使用,需采取措施调整电池运行参数迫使反极结束,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大氢气的流量、降低电池输出电流;当R2>R1max时,判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严重反极,需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停止使用;
步骤(a)中选定电压-时间曲线中负电压下的第一个平台作为水电解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阻的测试方法选自高频阻抗法、中断电流法、交流阻抗法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0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