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高效自动成型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36511.X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安;王小刚;金康;边翊;丁金根;孙奋丽;何增云;周甘华;高立新;谢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22;B29C3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高效 自动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高效自动成型装置,包括安装架,模具上模和两个模具下模,在安装架上设置有校位压模机构,在校位压模机构的压模方向上设置有驱动轨道;驱动轨道用于带动两个模具下模周期性交替移动至校位压模机构的正下方,校位压模机构用于将模具上模下压至模具下模以完成合膜动作,本发明通过采用一个模具上模和两个模具下模,实现交错进行材料成型的动作,以使材料成型效率更高,其实施时,驱动轨道会周期性往复驱动两个模具下模运动至模具上模正下方,此时校位压模机构会推动模具上模下压并对模具下模的位置进行校正以确定模具下模位于模具上模的正下方,整个操作过程中能极大的节省成本同时还可提高装置成型材料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高效自动成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始的成型工艺日渐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符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很多种,并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其在成型时大多是借助模具来完成的。
现有的复合材料成型装置大多是通过将材料注入或喷涂在模具之间,再将模具合模完成材料成型操作,但这种方式在面对需求量较大的成型时却存在局限性,例如,在需要成型更多的材料时,采用一个模具其效率较低,使得最后的产品成型量达不到需求量,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多套模具来达成提高效率的目的,但如此操作就使得每套模具都需要使用对应的喷涂材料的装置以及合模装置,其在使用时成本较大。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材料成型装置,其无法解决在材料成型时采用一套模具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高效自动成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材料成型时采用一套模具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高效自动成型装置,包括安装架,模具上模和两个模具下模,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校位压模机构,所述模具上模安装在所述校位压模机构上,在所述校位压模机构的压模方向上设置有驱动轨道,两个模具下模安装在所述驱动轨道上;所述驱动轨道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模具下模周期性交替移动至所述校位压模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校位压模机构用于将所述模具上模下压至所述模具下模以完成合膜动作;
当所述驱动轨道周期性往复驱动两个所述模具下模运动至所述模具上模正下方时,所述校位压模机构推动所述模具上模下压并对所述模具下模的位置进行校正以确定所述模具下模位于所述模具上模的正下方,使所述模具上模依次与两个所述模具下模合模,以交错进行材料成型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校位压模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且用于固定所述模具上模的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模具上模朝所述模具下模运动并朝所述模具上模逐级施加力的下压柱,且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跟随所述固定架活动并在合模前对所述模具下模位置进行校准的校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校准器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随动牵引架,所述随动牵引架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连接有纵截面呈“凵”字形结构的校准外架,在所述校准外架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多个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的辅助夹持块,所述辅助夹持块的表面连接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远离所述辅助夹持块的一端连接有侧壁套设有扭簧的偏转柱,所述偏转柱与所述校准外架内壁直接连接,且在所述偏转柱的侧壁套接有用于阻挡所述模具上模下压的阻挡片,所述阻挡片远离所述偏转柱的一端连接有纵截面呈“凵”字型结构的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下压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馅料食品高速成型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砖坯分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