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值鱼加工副产物的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21405.4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贾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企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0/22 | 分类号: | A23K10/22;A23K10/26;A23K50/80;A23K10/18;A23K10/12;A23K20/189;A23K10/37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康健 |
| 地址: | 316200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值 加工 副产物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值鱼加工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值鱼加工副产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节为6‑7,在真空环境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加热至40℃后酶解3‑5小时得到酶解液,将酶解液加热灭酶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烘干后得到酶解物;(2)将酶解物粉碎后过80目筛得到酶解物粉末,将酶解物粉末、发酵菌、水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于35℃下密闭发酵50‑60小时得到发酵物,将发酵物真空浓缩、烘干后得到生物肽。本发明能将低值鱼加工副产物转化为饲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俱佳的生物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值鱼加工副产物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现代捕捞技术的推广普及,鱼类资源正在受到破坏,小鱼、小虾等低值水产迅速繁殖,而水产品加工业相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缓慢,水产品中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产生了大量下脚料,占比达到28%左右,水产品粗加工后产生了大量副产物(约390万吨),加工蒸煮后含高蛋白质的废水约有800万吨左右。这些低值鱼加工副产物尤其是加工蒸煮后含高蛋白质水部分被扔弃,余下的被用作生产鱼粉和其他产品。
我国蛋白饲料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而我国各类鱼蛋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低值鱼和鱼粉饲用价值不高,低值鱼饵料系数高达10以上,鱼粉饵料系数为2.0左右,诱食能力不足,造成养殖成本居高不下,鱼品质不高,抗病能力差,另外还造成水质污染。这一状况与饲料行业、养殖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急需深入开展蛋白饲料原料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如何开发新型优质水产蛋白饲料资源、提高现有蛋白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成为开发热点和重点。
微生物发酵和酶解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受到重视。发酵和酶解水产蛋白饲料较之常规鱼粉蛋白饲料除含有更多小肽、氨基酸等易消化吸收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诱食剂、酶类、益生菌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还可以改善水产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水产本身的免疫力。因此该类产品不仅能很好地替代常规蛋白粉饲料,还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增强动物免疫力等。
2018年,我国饲料总产量22788万吨,其中水产饲料2211万吨;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1094万吨,其中氨基酸肽、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产品产量分别达285万吨、17万吨和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55.8%和36.9%,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饲料产品呈现强劲上升势头。生物活性肽对水产机体确实具有广泛的营养与生理调节作用,而且可在水产体内完全降解,具有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提高水产品的品质,符合现代饲料工业发展与水产健康养殖的要求,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绿色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因此通过微生物发酵和解等生物技术手段,合理利用和开发寡肽资源,对弥补我国蛋白饲料尤其是优质蛋白资源的短缺,降低养殖业生产成本,促进水产养殖业增产、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值鱼加工副产物的回收方法,能将低值鱼加工副产物转化为饲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俱佳的生物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值鱼加工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低值鱼加工副产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值调节为6-7,在真空环境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加热至40℃后酶解3-5小时得到酶解液,将酶解液加热灭酶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烘干后得到酶解物;
(2)将酶解物粉碎后过80目筛得到酶解物粉末,将酶解物粉末、发酵菌、水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于35℃下密闭发酵50-60小时得到发酵物,将发酵物真空浓缩、烘干后得到生物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混合液的质量浓度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企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舟山企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