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4722.3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平;郭振环;马霞;李向辉;何晓田;田香;刘永录;马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精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3/44 | 分类号: | A61K33/44;A61K47/42;A61K9/00;A61P35/00;B82Y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断 病变 细胞 营养 供给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羧基化C60纳米颗粒与巯基化转铁蛋白‑Tufsin复合液TF‑Tufsin‑SH混合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的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7度避光孵育10‑24h,将反应产物经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7.0‑7.5后,离心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冷冻离心、真空干燥即得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本发明的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可以作为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药物应用,阻止病变细胞的营养来源,快速抑制病变细胞生长,进而达到“饿死”病变细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一种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目前,人们总是在想办法阻止肿瘤细胞增殖。但是肿瘤细胞在增殖之前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供应其生长,这些营养通常比较匮乏,因此肿瘤细胞就会逃避生物钟的监视来生产这些营养物质供应其分裂增。
现在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抗肿瘤药物来调节激素水平以达到杀死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命活动。这些抗肿瘤药物在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作用于正常细胞,且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不亚于对肿瘤组织细胞的损伤。药物溢出血管外还会引起组织溃疡及坏死。另外,传统的化疗抗肿瘤药物存在无选择导向作用,在机体中的运输过程复杂且达到病理区的药物分子数量比例低,因此需要大量且长期持续用药,在增加治疗成本的同时,也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近年提出的“饥饿疗法,结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注射碳酸氢钠,封堵肿瘤血管,阻隔癌细胞糖供应,并去除乳酸对癌细胞缺糖凋亡的抑制作用,对晚期肝癌治疗有显著效果。
但由于肿瘤血管很多,特别是那些细小的毛细血管,靠人工操作来精准注射碳酸氢钠和封堵血管难度很大,无法达到阻断所有病变细胞的营养供给,也就无法实现“饿死”病变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转铁蛋白和PBS缓冲液按质量比1:1-3混合制得转铁蛋白液;
S2、将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剂Tufsin和蒸馏水按质量比0.1-0.2:5-10 混合制得Tufsin液;
S3、将转铁蛋白液和Tufsin液按质量比1:1混合进行马来酰亚胺反应即得转铁蛋白-Tufsin复合液TF-Tufsin;
S4、将转铁蛋白-Tufsin复合液TF-Tufsin进行巯基化处理,得到巯基化转铁蛋白-Tufsin复合液TF-Tufsin-SH;
S5、对C60纳米颗粒进行羧基化处理,得到羧基化C60纳米颗粒;
S6、将羧基化C60纳米颗粒与TF-Tufsin-SH按照重量比1:10-1:80混合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 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的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7度避光孵育10-24h,将反应产物经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7.0-7.5后,离心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冷冻离心、真空干燥即得阻断病变细胞营养供给的纳米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精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精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