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监控铜线自动伸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2534.7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韩伟;李士华;郑颖;肖先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曦 |
| 主分类号: | B21C47/18 | 分类号: | B21C47/18;B21C47/28;B21C1/12;B21C19/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冯娟 |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监控 铜线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监控铜线自动伸线系统,具有使得铜线自动向拉丝机上线的优点,涉及铜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放置设置在机架一侧的且轴线竖直放置的铜线收纳桶、设置在机架上的且用于将铜线从收纳桶内拉出的传输装置,铜线缠绕在收纳桶外壁,所述传输装置将铜丝传输至拉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人监控铜线自动伸线系统。
背景技术
铜线拉丝机,是一款用来制作铜线的机器,属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拉丝机属于金属制品设备行业金属线材拉丝机,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
公告号为CN2109074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刮擦的铜线拉丝机,包括拉丝机壳体,拉丝机壳体的前方壁面固定安装有清洁柱,清洁柱的外圆壁面开设有清洁槽,拉丝机壳体的前方壁面固定安装在拉丝机壳体的前方壁面,固定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涂油轮,涂油轮的内部开设有涂油管道,涂油管道为螺旋形的通孔且涂油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线孔和出线孔相连通,清洁槽为螺旋形开设在清洁柱的外圆壁面上,增加了铜线的清洁长度,更好的实现对铜线的清洁效果且不占空间,有利于清理铜线表面的灰尘和铜锈,防止降低铜线的拉丝质量,涂油管道设置为螺旋形从而增加了铜线的涂抹润滑油的有效长度,使得润滑油涂抹的更加充分,隔绝氧气防止铜线的氧化。
但是在拉丝机工作时未有向拉丝机传输铜线的伸线装置,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向拉丝机传输铜线的伸线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监控铜线自动伸线系统,具有使得铜线自动向拉丝机上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监控铜线自动伸线系统,包括机架、放置设置在机架一侧的且轴线竖直放置的铜线收纳桶、设置在机架上的且用于将铜线从收纳桶内拉出的传输装置,铜线缠绕在收纳桶外壁,所述传输装置将铜丝传输至拉丝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铜线的收纳桶放置在机架前方,此时通过传输装置将铜线逐渐从收纳桶内拉出,进而传输至机架上,随后被传输至拉丝机的进料口处,此时竖直放置的铜线被改变传输方向,便于输入到拉丝机的进料口内,使得铜线自动向拉丝机上线,节约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板、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且供铜线竖直穿过的两个转动轮,两个所述转动轮与铜线相互抵触,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轮由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板在转动轮上方通过连杆转动设有将从两个转动轮内移出的铜线传输至拉丝机的导向轮。
优选地:所述机架沿垂直于收纳桶的轴线方向分布有两个驱动齿轮,两个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齿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板固定在链条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在两个转动轮下方设有使得铜线竖直进入两个转动轮之间的导线件,远离第一电机的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滑移连接在固定板上,且所述滑块向远离或者靠近另一个转动轮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板上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一端延伸出固定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
优选地:导线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铜线两侧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数量设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压辊的上下两方,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铜线穿入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导线筒,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均转动连接在移动板上,所述固定板相对两侧均设有卡板,各个所述移动板上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相近的卡板上,且穿出卡板,所述移动板通过开设在固定板上的滑槽滑移连接在固定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曦,未经陈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2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泵体组件、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