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EGF响应提高肿瘤渗透性的核酸-载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8248.3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竺敏;戴志洁;周高雅;江仁庭;聂盛丹;胡敦;任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51;A61K47/54;A61K47/4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郭蓓霏 |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egf 响应 提高 肿瘤 渗透性 核酸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EGF响应提高肿瘤渗透性的核酸‑载药纳米材料,包括载药纳米粒内核和核酸外壳,核酸外壳包括DNA1、DNA2、DNA3和DNA4,DNA3含有特异识别VEGF蛋白的V7T1核酸适配体。由于DNA3含有VEGF核酸适配体,能特异识别肿瘤微环境过表达的VEGF蛋白,使DNA3和DNA4从核酸‑载药纳米粒上脱落下来,DNA2/DNA1修饰的白蛋白载药纳米粒粒径小,具有良好的肿瘤渗透性;而且整个核酸‑载药纳米材料主要由核酸和蛋白组成,生物相容性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核酸‑载药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EGF响应提高肿瘤渗透性的核酸-白蛋白纳米载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靶向递药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实体瘤治疗,以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50~100nm纳米材料能延长血液循环并通过被动靶向有效聚集和滞留在肿瘤组织部位(EPR effect)。但是,实体瘤微环境还包括致密的细胞外基质,高细胞堆积密度,增加的组织间流压力和缓慢的组织间流速。这些因素导致大尺寸的纳米材料不易穿透到肿瘤深部组织中,从而显著降低了实体瘤的治疗效果。相反地,小尺寸的纳米材料(≤20nm)能够扩散到肿瘤深层,但容易被肝肾清除,从而不能有效在肿瘤部位聚集。
因此,开发一种微环境响应的纳米载药系统,进入肿瘤部位之前保持较大粒径,积聚到肿瘤部位后能够使粒径变小,从而增强肿瘤部位的渗透,提高肿瘤效果,这对本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进入肿瘤部位之前保持较大粒径,积聚到肿瘤部位后能够使粒径变小的VEGF响应提高肿瘤渗透性的核酸-白蛋白纳米载药材料,并提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VEGF响应提高肿瘤渗透性的核酸-载药纳米材料,包括载药纳米粒内核和核酸外壳,所述核酸外壳包括DNA1、DNA2、DNA3和DNA4,所述DNA1的5’端修饰有羧基,所述DNA1的5’端的部分碱基与DNA2的3’端的部分碱基结合并往DNA1的3’端方向配对形成双链,所述DNA2的5’端剩下的部分碱基与DNA3的3’端的部分碱基结合并往DNA2的3’端方向配对形成双链;所述DNA3的5’端的部分碱基与DNA4的3’端的部分碱基结合并往DNA3的3’端方向配对形成双链;所述DNA4的5’端剩下的部分碱基与下一条DNA3的3’端的部分碱基结合并往DNA4的3’端方向配对形成双链,所述DNA3中含有特异识别VEGF蛋白的V7T1核酸适配体,所述V7T1核酸适配体的核苷酸序列为5’-TGTGGGGGTGGACGGGCCGGGTAGA-3’(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的核酸-载药纳米材料,优选的,所述载药纳米粒为白蛋白纳米粒、血红蛋白纳米粒和乳铁蛋白纳米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相比乳铁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纳米粒成本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8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