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9754.2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陈婷婷;黄鹏;李慧芳;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博 |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H39/02;A61H39/06;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卢太龙 |
| 地址: | 277599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诊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涉及中医医疗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中医内科诊疗装置不能够对穴位进行定位以及不能够在针灸时进行辅助诊疗工作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顶部前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一侧的上段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内腔两侧的上段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本发明结构新颖,且能够根据人体的穴位进行调节,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在中医治疗时需要对病人进行针灸,在对穴位进行针灸时不容易定位,需要使用到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
现有的中医内科诊疗装置不能够对穴位进行定位,不能够在针灸时进行辅助诊疗工作,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不利于内科诊疗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解决了中医内科诊疗装置不能够对穴位进行定位以及不能够在针灸时进行辅助诊疗工作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顶部前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一侧的上段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内腔两侧的上段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壳体内腔两侧的下段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圆周螺纹套接有第一传动体,所述第一滑杆的圆周与第一传动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床板顶部后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圆周滑动连接有第二传动体,所述第二传动体贯穿第二壳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传动体的正面与第三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第三壳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圆周螺纹套接有第三传动体,所述第三传动体贯穿第二壳体,所述第三传动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垫,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床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铰接架,所述第一夹板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铰接架铰接,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针灸定位杆,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铰接架与针灸定位杆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板远离针灸定位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夹板在第四空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圆周与第一夹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开设有与顶杆配合使用的第五空腔。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形状为钩形,且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博,未经高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9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