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可视化检测Fe3+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7859.4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燕;王杰;邓书平;吴晓;申卢申;杨欣桐;高文;马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D251/32 | 分类号: | C07D251/32;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11501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可视化 检测 fe base sup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可视化检测Fesupgt;3+/supgt;的探针,化学式如下所示:制备方法为先通过三聚氯氰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得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TRIPOD中间体,再以TRIPOD中间体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探针2,4,6‑三(4‑肟基苯氧基)‑1,3,5‑三嗪TMPOT;将其应用于检测Fe3+中,可使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变为紫色,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变为绿色,实现可视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视化检测Fe3+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Fe3+的检测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微量Fe3+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检测Fe3+的方法常用的是仪器分析的手段,如ICP-AES、AAS和 ICP-MS等,但是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着耗时、使用过程复杂的缺点。使用仪器检测,灵敏度往往因仪器本身的质量而异,而且,无法实现肉眼的检测,不适用于现场实时可视化检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实现可视化检测Fe3+的探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可视化检测Fe3+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该探针,在可见光下即可实现肉眼检测,适用于现场实时可视化检测,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可视化检测Fe3+的探针,化学式如式I所示: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该化合物为2,4,6-三(4-肟基苯氧基)-1,3,5-三嗪,简称为TMPOT,其具有1,3,5-三嗪环和芳香醛肟的特殊结构,氧原子和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能与许多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络合,因此同样能与 Fe3+结合,不同的是,TMPOT与Pb2+、Zn2+、Co2+、Cu2+、Ni2+、Mn2+、Cr3+溶液混合,在紫外光区可出现吸收峰,但是在可见光区只与Fe3+结合出现吸收峰,所以TMPOT可实现对Fe3+的可视化检测。
上述探针的制备方法为:
(1)三聚氯氰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得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 三嗪TRIPOD中间体;
(2)TRIPOD中间体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探针2,4,6-三(4-肟基苯氧基)-1,3,5-三嗪TMPOT。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TRIPOD中间体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
11)将THF溶液、三乙胺和对羟基苯甲醛混合,搅拌均匀,得溶液I;
12)在超声波作用下,向所述溶液I中滴加含三聚氯氰的THF溶液,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60℃,继续反应至反应体系变浑浊,冷却、静置、抽滤,除去不溶物,得溶液II;
13)将所得溶液II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得白色絮状固体,对白色絮状固体抽滤、水洗、干燥、重结晶,得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TRIPOD 中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理工学院,未经营口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次点火模块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安全芯片装置和嵌入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