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替换组件的内镜装置及外鞘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2996.9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向长林;金富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05;A61B1/015;A61B1/018;A61B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陈华红子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换 组件 装置 外鞘管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替换组件的内镜装置,包括:图像采集组件;芯轴组件,芯轴组件包括用于与设在其远端的图像采集组件电连接的线路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芯轴组件弯曲的转弯机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在芯轴组件近端且与转弯机构连接;外鞘管,外鞘管设有用于容纳芯轴组件的芯轴容纳腔,以及与芯轴容纳腔互相密封隔离的辅助通道,外鞘管的远端设有将芯轴容纳腔与外鞘管的外侧空间密封隔离的远端密封部,外鞘管的近端设有与芯轴组件或控制组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外鞘管在受到污染或者损坏后,可以直接取下,而不需要拆卸带有转弯机构和线路机构的芯轴组件,因此节约了更换成本,而将辅助通道也同时集成在外鞘管上,可以同步进行拆卸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替换组件的内镜装置及用于该可替换组件的内镜装置的外鞘管。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是继第一代硬式胃镜和第二代光导纤维内镜之后的第三代内窥镜。电子内窥镜主要由内镜电子胃镜(endoscopy)、电视信息系统中心隔膜泵(videoinformation system center)和视频监视器(television monitor)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CCD就像一台微型摄像机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
电子内镜的构成除了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三个主要部分外,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吸引器以及用于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因此还需设置一些特定的通道来将流体或者器械从远端导向至近端。
内窥镜在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消毒后使用,
对镜身的器械通道进行灭菌的已知方法涉及使用清洁流体,清洁流体穿过通道进行冲洗以排出碎屑。也可使用刷子来擦洗内部。然后在自动清洗或消毒单元中对镜身进行消毒,这可涉及将镜身浸入可能有害的化学物质(诸如戊二醛)中。最后,将镜身用水,然后用酒精彻底漂洗以移除消毒剂痕迹,然而该方法需要大量人力成本,且灭菌不一定充分,在申请号CN201980012853.8公开的灭菌设备对此进行了改进,外壳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等离子体施加器(例如,类似于上文论述的探针尖端),以将非热等离子体或热等离子体源递送到插入管的远侧端部面上以用于灭菌或消毒。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消毒均需要专门配套的消毒装备,且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消毒,但如果每次手术完直接更换新的内窥镜装置,则需要付出较大的财力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后的电子内窥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替换组件的内镜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组件;芯轴组件,所述芯轴组件包括用于与设在其远端的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电连接的线路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芯轴组件弯曲的转弯机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在所述芯轴组件近端且与所述转弯机构连接;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芯轴组件的芯轴容纳腔,以及与所述芯轴容纳腔互相密封隔离的辅助通道,所述外鞘管的远端设有将所述芯轴容纳腔与所述外鞘管的外侧空间密封隔离的远端密封部,所述外鞘管的近端设有与所述芯轴组件或所述控制组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通道至少包括工作钳道和抽吸孔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芯轴组件近端可拆卸连接,控制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工作钳道相连通的器械入口以及与所述抽吸孔道相连通的抽吸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控制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装配台阶;所述外鞘管的远端设有与所述工作钳道相连通的器械入口以及与所述抽吸孔道相连通的抽吸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鞘管的所述远端密封部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于所述远端密封部与所述芯轴组件的远端之间,所述芯轴组件的远端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式安全管理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摇摆机构及公路工程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