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81190.8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昌糖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C07H1/06;C07H1/08;C07H15/256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杨霞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叶菊 提纯 絮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氢氧化钙和氨水溶液混匀,然后滴加到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得到中间颗粒,煅烧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本发明选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以适宜比例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且对甜菊糖的吸附小,收率高,并且缩短絮凝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甜叶菊提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
背景技术
甜菊糖是甜叶菊干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约占干叶重的10-20%,从叶片中提取的甜菊糖经分析检测含有8-9中成分,其中的两种主要成分为甜菊苷、莱鲍迪苷A。甜菊糖主要用作甜味剂使用。
目前工业上常通过水浸提法来提取甜菊糖,但是甜叶菊中除了甜菊糖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物质;通常需要对浸提液进行絮凝处理,虽然絮凝方便、实用,但是目前使用的絮凝剂在絮凝杂质的同时还存在吸附甜菊糖、絮凝速度较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本发明选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以适宜比例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且对甜菊糖的吸附小,收率高,并且缩短絮凝时间。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
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氢氧化钙和氨水溶液混匀,然后滴加到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得到中间颗粒,煅烧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钙、NH3·H2O、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0.5:1-1.2:1。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6wt%。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正硅酸乙酯、乙醇的摩尔体积比为1mol:2-4L。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滴加速度为0.05-0.1ml/s。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于室温搅拌反应5-6h。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滴加过程中,以1000-1500r/min的速度搅拌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毕后,以400-450r/min的速度搅拌反应。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为400-450℃,时间为2-4h。
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钙的粒径为8000-10000目。
优选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和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5-2:2.5-4.5:2-3。
优选地,壳聚糖季铵盐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改性壳聚糖。
上述壳聚糖季铵盐可以从市场购得,也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得。
上述水均去离子水。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昌糖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昌糖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1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