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80942.9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海强 |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张兰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合 配方 | ||
1.一种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步骤如下,
步骤1:将沥青混凝土面层铣刨后,经破碎筛分装置(100)进行破碎、筛选,得到规格为0-10mm以及10-30mm的铣刨料,并对二者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混合;
步骤2:通过铣刨料计量输送装置(200)将步骤1中制备的铣刨料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拌合装置(800);
步骤3:通过新集料计量输送装置(300)将新集料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拌合装置(800);
步骤4:通过水泥计量输送装置(400)将水泥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拌合装置(800);
步骤5:通过矿粉计量输送装置(500)将矿粉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拌合装置(800);
步骤6:通过乳化沥青计量输送装置(600)将乳化沥青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拌合装置(800);
步骤7:通过水计量输送装置(700)将水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拌合装置(800);
步骤8:在步骤2-7完成后,启动拌合装置(800),对混合物进行搅拌;
步骤9:将步骤8中搅拌完成的混合物通过拌合装置(800)的出料口排出至存储仓(900)进行暂存,在存储期间做好混合物的防离析措施以及防止水分的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装置(800)对加入的混合料进行充分搅拌,所述拌合装置(800)包括搅拌缸体(810)以及设置于搅拌缸体(810)内的搅拌器(820),所述搅拌缸体(810)其中一端的上部具有进料端口(811),另一端下部具有出料端口(812),该进料端口(811)上设置有以供各物料流入的进料仓(830),所述搅拌器(820)包括第一搅拌轴(821)、第二搅拌轴(822)、同步齿轮(823)、搅拌电机(824)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搅拌轴(821)与所述第二搅拌轴(822)并排设置,并通过分别在端部设置的同步齿轮(823)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824)与其中一同步齿轮(823)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821)、第二搅拌轴(822)做不同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一搅拌轴(821)、第二搅拌轴(822)上均设置有多组搅拌叶,且所述第一搅拌轴(821)、第二搅拌轴(822)上的搅拌叶交叉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包括搅拌臂(8211)以及搅拌叶片(8212),所述搅拌臂(8211)垂直于所述第一搅拌轴(821)或第二搅拌轴(822)设置,所述搅拌叶片(8212)设置于所述搅拌臂(8211)的另一端,所述搅拌叶片(8212)呈片状,并与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呈一定夹角设置,该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830)呈漏斗状,其上端具有进料口(831),下端具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设置有将其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阀(832),所述进料仓(830)内设置有以使内部的物料快速流向出料口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的导流组件(840),所述导流组件(840)包括导流电机(841)、转动轴(842)以及导流叶片(843),所述导流电机(841)位于所述进料仓(830)的外侧,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842)相连,所述转动轴(842)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入至所述进料仓(830)内,并与所述导流叶片(843)相连,所述导流叶片(843)竖向设置,在转动时将物料快速向下导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海强,未经詹海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9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