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换梁工程的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9639.7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亭;吕磊;娄松;唐勇;毛伟琦;涂满明;江湧;许佳平;姚发海;张瑞霞;李方峰;贺海飞;张文斌;王达;梁玉坤;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程 新旧 临时 连接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换梁工程的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包括:过渡连接段;用于与新梁连接的新梁连接头;用于与旧梁连接的旧梁连接头;其中,过渡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新梁连接头、旧梁连接头连接;过渡连接段的宽度随新梁连接头与旧梁连接头的宽度差沿过渡连接段长度方向逐渐过渡;过渡连接段的高度随新梁连接头与旧梁连接头的高度差沿过渡连接段长度方向逐渐过渡。本申请将新旧梁连接为整体,解决了新旧梁连接过程中高宽不匹配的问题,并能够承受传递拖拉过程中负荷,为新旧梁的更换工作提供帮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换梁工程的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低速、低轴重、低密度、低运量铁路已经无法为日益发展的经济服务,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高速、大轴重、高密度、高运量的现代铁路应运而生。根据传统铁路运行标准设计的铁路桥梁不再符合现代铁路运行的要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原有铁路桥进行加固改造,以满足现代铁路高速、大轴重、高密度、高运量的运营要求。
既有线路铁路桥,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桥梁,由于落后的建桥技术及设备的限制,通常采用对设备要求较低的军用桁梁结构。此类钢桁梁铁路桥往往存在主桁横向刚度严重不足、列车通过时横向振幅过大、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由于超负荷运营,因此还存在上横联裂纹、高强螺栓折断、主桁形成死挠度等病害。为满足现代铁路运营要求,确保运营安全,急需对既有桥梁进行换梁改造工程。
现阶段的换梁改造工程,工序复杂,且无法解决新旧梁高宽不匹配的问题,故而,急需一种新的换梁技术以满足当前施工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换梁工程的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将新旧梁连接为整体,解决了新旧梁连接过程中高宽不匹配的问题,并能够承受传递拖拉过程中负荷,为新旧梁的更换工作提供帮助。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换梁工程的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所述新旧梁临时连接结构包括:
过渡连接段;
用于与新梁连接的新梁连接头;
用于与旧梁连接的旧梁连接头;其中,
所述过渡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新梁连接头、所述旧梁连接头连接;
所述过渡连接段的宽度随所述新梁连接头与所述旧梁连接头的宽度差沿所述过渡连接段长度方向逐渐过渡;
所述过渡连接段的高度随所述新梁连接头与所述旧梁连接头的高度差沿所述过渡连接段长度方向逐渐过渡。
具体的,所述过渡连接段包括顶板、底板、一对腹板以及多个横隔板;
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一对所述腹板分别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两侧,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
多个所述横隔板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一对所述腹板内部形成至少一个框架结构,且多个所述横隔板形成的各所述框架结构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各所述腹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宽度随所述新梁连接头与所述旧梁连接头的宽度差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逐渐过渡。
优选的,各所述横隔板的高度随所述新梁连接头与所述旧梁连接头的高度差沿所述横隔板长度方向逐渐过渡。
具体的,所述新梁连接头包括多个新梁连接螺栓以及多个新梁拼接板;
各所述新梁拼接板配合各所述新梁连接螺栓,连接所述过渡连接段与所述新梁。
具体的,所述旧梁连接头包括上弦杆连接头、下弦杆连接头以及腹杆拼接板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9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气控按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余热利用技术的锅炉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