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机床工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9395.4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春;顾红光;刘洪强;李亚聪;黄丽梅;孙念明;刘昌盛;王树青;李阵;沈俊;王晓璐;谢春轶;辛忠权;白雅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4;B23K20/26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玲 |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机床 工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机床工件检测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通过继电器线圈的导线与刀具接触,根据NC与PLC交互信号判断工件有无及是否加工,避免焊接不合格,产生废品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自动上料机床工件检测方法,属于机床制造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制造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自动上料机床检测工件有无及是否加工很重要,无工件加工可能会损坏机床,工件未加工进入下一工序会造成废品废件产生。所以对于自动上下料加工的机床工件有无及是否加工检测非常重要。
机床加工件为铜片,加工内容为先主轴高速旋转进给轴带动刀具对铜片表面进行车削,切除表面氧化层,下一序为顶尖带动铝棒前进与铜片进行摩擦焊接,本加工工步重点为必须有铜片且铜片表面氧化层已被加工,如无工件进行下一工序加工,则铝棒会与卡盘进行接触摩擦焊接,铝棒会变成废件;如有工件但工件表面氧化层未加工进行下一工序焊接,会造成焊接不合格,造成废品产生。
现在工件有无的检测方式有很多,如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红外线、数码拍照等,但有些机床由于结构限制无法安装这些检测器件,同时价格也较贵,而且一般都是检测工件有无,对于工件加工量很小的工序是否加工很难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机床工件检测方法,继电器线圈的导线与刀具接触,通过NC与PLC交互信号判断工件有无及是否加工,避免焊接不合格,产生废品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料机床工件检测方法,步骤如下:1)检测结构搭建:包括继电器、导线、电源和系统输入信号监控点;
2)继电器复位,监测信号归零;
3)检测结构放置在刀具一侧,一根导线与刀具接触,继电器线圈得电,监测信号由0变为1,工序继续;
4)监测信号一直为0,则工序出错,停止工作,检测是否没有工件或工件是否没有加工。
所述的步骤1)中的继电器的线圈负极连接的导线与刀具接触,继电器正极接通电源。
所述的步骤3)中检测结构中NC与PLC交互信号为DB125.1,对应的NC地址为$A_IN[18];当加工中刀具与工件接触,I2.1由0变为1使地址DB10.DBX125.1置1,对应的NC地址$A_IN[18]变为1。
所述的第一工序完成后判断$A_IN[18]是否为1,为1进行下序加工,不为1则报警停止加工。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继电器线圈的导线与刀具接触,通过NC与PLC交互信号判断工件有无及是否加工,避免焊接不合格,产生废品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件加工检测电路控制示意图。
图2为工件加工状态电路监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上料机床工件检测方法,步骤如下:1)检测结构搭建:包括继电器、导线、电源和系统输入信号监控点;
2)继电器复位,监测信号归零;
3)检测结构放置在刀具一侧,一根导线与刀具接触,继电器线圈得电,监测信号由0变为1,工序继续;
4)监测信号一直为0,则工序出错,停止工作,检测是否没有工件或工件是否没有加工。
所述的步骤1)中的继电器的线圈负极连接的导线与刀具接触,继电器正极接通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混凝土制成的混凝土空心砖的制胚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活塞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