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元件分束合束干涉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8896.2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汪喜林;任志成;王慧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7/10 | 分类号: | G02B27/10;G02B27/28;G02B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姚丽娜 |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件 分束合束 干涉仪 | ||
1.一种单元件分束合束干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光束进入元件后分为两束光,即第一束光(100)和第二束光(200),所述第一束光(100)和第二束光(200)在元件内分别经过偶数次和奇数次反射,反射后两束光在元件内重新合束,最终从元件射出;
所述元件包括分光平面(300),所述分光平面(300)为偏振分光平面(300)或非偏振分光平面(300);
所述第一束光(100)在元件内经过2次反射,所述第二束光(200)在元件内经过3次或5次反射;
所述元件的光束入射端(400)和光束射出端(500)均为直角结构;
所述元件对应所述第一束光(100)一侧的棱镜面数比第一束光(100)的反射次数大2,所述元件对应所述第二束光(200)一侧的棱镜面数与第二束光(200)的反射次数相同,所述元件两侧的棱镜分布沿中间分光平面(300)的中心法线对称;
所述元件对应所述第一束光(100)一侧的棱镜面数为4个,即镜面A1(110)、镜面A2(120)、镜面A3(130)、镜面A4(140),所述镜面A1(110)与镜面A2(120)的夹角、镜面A3(130)与镜面A4(140)的夹角均为157.5°,所述镜面A2(120)与镜面A3(130)的夹角为135°;
在所述第二束光(200)在元件内经过3次反射时:所述元件对应所述第二束光(200)一侧的棱镜面数为3个,即镜面B1(210)、镜面B2(220)、镜面B3(230),所述镜面B1(210)与镜面B2(220)的夹角、镜面B2(220)与镜面B3(230)的夹角均为135°;
或在所述第二束光(200)在元件内经过5次反射时,所述元件对应所述第二束光(200)一侧的棱镜面数为5个,即镜面B1(210)、镜面B2(220)、镜面B3(230)、镜面B4(240)、镜面B5(250),所述镜面B1(210)与镜面B2(220)的夹角、镜面B4(240)与镜面B5(250)的夹角均为165°,所述镜面B2(220)与镜面B3(230)的夹角、镜面B3(230)与镜面B4(240)的夹角均为150°;
在所述第二束光(200)在元件内经过3次或5次反射时,所述镜面A1(110)与所述分光平面(300)的夹角为45°,所述镜面B1与所述分光平面(300)的夹角为45°。
2.一种矢量光场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件分束合束干涉仪。
3.一种涡旋光场拓扑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件分束合束干涉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88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时间序列数据管理和可视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锡球激光喷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