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火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6951.4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宽;周恺;张睿哲;段大鹏;任志刚;陈平;及洪泉;李春生;蔡瀛淼;李鸿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G08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火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山火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设备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监测数据,其中,监测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拍摄到的监测图像、定位信息、传感器监测到的环境温度、烟雾气体和一氧化碳含量;监测设备分析监测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是否存在火源;如果存在火源,监测设备采用多目视距监测火源的火点信息,其中,火点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火点位置、火源方向及火源范围。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山火监测技术在实时性、监测范围、精度、分辨率、建设成本、存在盲区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山火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火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华北、西南区域森林火灾频发,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电网设备森林火灾防控形势严峻。如何在山区输电线路附近监测山火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实现山火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以及后续责任界定,无论对社会还是对电网安全都有重大意义。
现有山火监测技术主要有卫星遥感监测、红外成像监测、视频监测、气象雷达、红外光谱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分布式传感终端、电力行波监测、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无人机巡检、人工巡检。
从国内外山火监测与应急处置的研究水平来看,目前在不同监测技术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开展了有效的现场应用,但是多数监测手段依托于一种或者两种方法,在实时性、监测范围、精度、分辨率、建设成本高、存在盲区等方面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没有一种具体的山火监测技术适合所有的场景并且具有监测预警所需要的提供的监测信息。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火的监测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山火监测技术在实时性、监测范围、精度、分辨率、建设成本、存在盲区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山火的监测方法,包括:监测设备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监测数据,其中,监测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拍摄到的监测图像、定位信息、传感器监测到的环境温度、烟雾气体和一氧化碳含量;监测设备分析监测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是否存在火源;如果存在火源,监测设备采用多目视距监测火源的火点信息,其中,火点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火点位置、火源方向及火源范围。
可选地,在监测设备分析监测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监测设备采用监测模型分析监测数据,预测得到目标区域内是否出现火源,其中,采用山火样本数据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监测模型,其中,样本数据包括:发生火灾时的火点图像、温度信息和空气样本信息。
可选地,在监测设备采用多目视距监测火源的火点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监测设备基于火点信息,获取监测设备距离目标区域的距离;监测设备验证与目标区域的距离是否处于安全距离之内;如果监测设备处于安全距离之内,监测设备将监测到的火点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如果监测设备超出安全距离,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目标区域内部署了架空输电线路的情况下,在架空输电线路上部署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通路进行环境温度监测。
可选地,基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线点位置,获取环境温度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的温度分布曲线,并基于温度分布曲线,定位温度异常区段,并进行预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山火的监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监测数据,其中,监测数据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拍摄到的监测图像、定位信息、传感器监测到的环境温度、烟雾气体和一氧化碳含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监测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是否存在火源;监测模块,用于如果存在火源,采用多目视距监测火源的火点信息,其中,火点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火点位置、火源方向及火源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