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及软包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5431.1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康伟超;杨建辉;黄祥飞;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50/1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发明的极耳及软包电池,通过设置极耳本体及极耳胶,由于极耳本体于两侧位置处上均设置有倒角部,即把极耳本体两侧位置处削薄,对应的,使得热封头于两侧位置处也设计成倒角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直角结构,能够大大增加极耳位置定位波动偏差,防止极耳热封时被损坏,提高产线生产效率;此外,倒角部的设置,还可以很好地防止PP胶被热封头过度挤压,进而导致软包电池出产时发生电芯绝缘不良的情况,大大提高产线优良率;再者,倒角部的设置还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把PP胶引流填充贯穿通道,防止软包电池发生漏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电池的种类繁多,例如有纽扣电池、软包电池和圆柱型电池,不同类型的电池有其自己独特的优点。对于纽扣电池来说,由于其体积小,能够安装到小型化电子设备内,对小型化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对于软包电池来说,由于其安全性能较好,软包电池被较多应用在大型电子设备中;对于圆柱型电池来说,由于其是传统类型的电池,现已渐渐淡出大众视野。
以软包电池为例说明,软包电池若要实现充放电,软包电池上必须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的结构通常是一样,不同在于两者的制作材料。如图1所示为均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池的极耳20的结构示意图,极耳20包括极耳连接带21和极耳胶体22,极耳胶体22包裹部分极耳连接带21。从图1可以看出,极耳连接带21的两侧位置处均为直角结构的设计,直角结构的设计在热封头热封极耳20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如下问题:
问题一,由于极耳连接带21的两侧位置均为直角结构的设计,热封头对应极耳连接带21的两侧位置处同样也是直角结构的设计,在热封极耳20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极耳20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不允许对极耳20的位置有定位波动偏差,否则热封头容易损坏极耳20,这就要求产线设备的定位精准度极高,即产线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
问题二:基于问题一下,若在热封头对极耳20热封的过程中,没有对极耳20进行准确定位,热封头两侧位置处的直角结构就无法准确对应极耳连接带21的两侧位置处的直角结构,即热封头相对极耳连接带21发生位置偏移,当热封头对极耳20热封时,热封头会过度挤压铝塑膜的PP层以及内侧位置处的极耳胶体22,让铝塑膜内的铝层直接暴露,暴露的铝层会与极耳连接带21接触,导致软包电池的电芯绝缘不良;
问题三,由于极耳连接带21的两侧位置处为直角结构的设计,在热封头对极耳20热封时,存在PP胶无法完全填充的安全隐患,即PP胶不能完全填充,导致极耳连接带21的两侧位置处容易存在贯穿通道,贯穿通道即孔隙,贯穿通道的存在会导致软包电池发生漏液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增大对极耳位置定位波动偏差的,防止热封时被损坏的,提高产线生产效率的,不会导致PP胶被过度挤压的,防止软包电池发生电芯绝缘不良情况的,提高产线优良率的以及还能够很好地防止软包电池发生漏液问题的极耳及软包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极耳,包括:
极耳本体,所述极耳本体于两侧位置处上均设置有倒角部;及
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裹部分所述极耳本体,且所述极耳胶的宽度大于所述极耳本体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倒角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极耳本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5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