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伴行光缆故障点定位方法、系统和存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3971.6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李彬彬;刘赛;周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一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金宇平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光缆 故障 定位 方法 系统 存储器 | ||
一种轨道伴行光缆故障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轨道伴行光缆上的光纤长度节点与轨道沿线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获取轨道伴行光缆上的光纤故障点,结合轨道伴行光缆上的光纤长度节点与轨道沿线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光纤故障点对应的地理坐标。本发明中,将轨道对应的轨道伴行光缆采集的目标振动信号与轨道上运行的测绘列车采集的地理坐标信息基于时间同步进行映射,从而实现了目标振动信号对应的光纤长度节点与地理坐标之间的映射,有利于在检测到光纤故障时,结合故障所在的光纤长度节点匹配地理坐标,精确定位故障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伴行光缆故障点定位方法、系统和存储器。
背景技术
轨道伴行光缆,即沿着轨道沿线铺设的光缆,是当前铁路网络通信和安全监控的常用手段。
轨道沿线会经常出现农田耕作、工厂建设、道路修缮、非法施工等各种机械施工过程及自然灾害因素,都会对轨道伴行光缆的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现有的轨道伴行光缆安全状态监测方法(例如:一种铁路光缆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和方法CN108880668A;铁路安全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CN106452567A)只能实现光缆故障点在沿光缆长度上的定位。
由于光缆和轨道均为弯曲延伸,且光缆在敷设过程中相对轨道来说会出现弯曲、预留光缆接头、绕过涵洞、绕过池塘等,因此光缆的长度和轨道的位置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当轨道伴行光缆出现故障,很难获得故障点在轨道上的精确位置。
当前,获光缆故障点在沿光缆长度上的定位后,只能根据光缆全长和轨道全长的位置对应关系,推断出光纤故障在轨道上的大概区间位置,但无法精确确定光缆故障点在轨道上的位置,只能通过人工二次巡查的方法进行判断,使得轨道通信光缆的故障排除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伴行光缆故障点定位方法、系统和存储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伴行光缆故障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得轨道伴行光缆上的光纤长度节点与轨道沿线的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
S200、获取轨道伴行光缆上的光纤故障点,并结合轨道伴行光缆上的光纤长度节点与轨道沿线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光纤故障点对应的地理坐标。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300:获取光纤故障点对应的地理坐标关联的情景图片。
优选的,步骤S100中,通过列车所载测绘系统对轨道沿线进行移动测绘,获得轨道沿线的地理坐标;所述测绘系统还采集情景图片,并将同一时刻采集的地理坐标和情景图片相关联。
优选的,步骤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载有测绘系统的列车记作测绘列车,通过测绘列车上安装的测绘系统进行地理测绘,实时采集轨道的地理坐标信息;
S102、通过轨道伴行光缆中的光纤采集轨道上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信号;将测绘列车对应的振动信号记作目标振动信号,根据测绘列车长度及测绘系统在测绘列车上的安装位置获取所述目标振动信号对应的光纤长度节点;
S103、将同一测绘列车在同一时间采集的地理坐标信息和产生的目标振动信号进行关联,实现所述目标振动信号对应的光纤长度节点与所述地理坐标信息之间的映射。
优选的,步骤步骤S103中,首先选择目标轨道,将测绘列车在目标轨道上运行时采集的地理坐标信息和产生的目标振动信号进行关联;目标轨道为铁路沿线上相邻两个站点之间的轨道。
优选的,步骤S103中,当目标轨道上有多辆列车同向行驶时,首先根据站点发车时间获取测绘列车的排列顺序,再根据所述排列顺序获取轨道伴行光缆上对应测绘列车的目标振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一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一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双色注塑成型的键盘及其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