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线径的桌面折弯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5776.9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朱强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百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B21F23/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昆成律师事务所 32281 | 代理人: | 刘尚轲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桌面 折弯 | ||
为了解决目前的折弯机构中使用的折弯机头笨重,只能折弯金属弯线线径大于1.5mm,且性能不够稳定,折弯产品容易出现加工精度低、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小线径的桌面折弯机,其包括:固定板、安装操作台、切刀、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送线校准机构、送线箱和折弯机头,金属弯线通过送线校准机构进行拉直后穿过送线箱到达折弯机头进行折弯,折弯结束后通过切刀进行切断,折弯精度高且整个机头相对比较轻,使得折弯机头的负载较小且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弯线机技术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微小线径的桌面折弯机。
背景技术
现有弯线机包括调直机构、送线机构、折弯机构和剪切机构,线材通过调直机构调成直线形,通过送线机构送到折弯机构成型,再通过倒退线材进行剪切。目前的折弯机构中使用的折弯机头笨重,只能折弯金属弯线线径大于1.5mm,且性能不够稳定,折弯产品容易出现加工精度低、准确性差的稳定,长久以来,能够提高钢线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折弯后金属弯线的合格率,操作简单的折弯机成了当今社会需要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小线径的桌面折弯机,其包括:固定板、安装操作台、切刀、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送线校准机构、送线箱和折弯机头,金属弯线通过送线校准机构进行拉直后穿过送线箱到达折弯机头进行折弯,折弯结束后通过切刀进行切断,折弯精度高且整个机头相对比较轻,使得折弯机头的负载较小且操作简单。
一种微小线径的桌面折弯机,其包括:固定板1、安装操作台2、切刀3、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第三驱动机构6、第四驱动机构7、送线校准机构8、送线箱9和折弯机头11,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固定安装在安装操作台2上,所述送线箱9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前端,所述送线箱9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4,所述送线箱9前端设有上下对称的多组输送轮44,所述输送轮44与第一驱动机构4连接,送线箱9的右侧设有切刀3,所述切刀3连接第二驱动机构5,送线箱9的左侧设有送线校准机构8,所述切刀3的右侧设有折弯机头11,所述折弯机头11上设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机头11后端连接第三驱动机构6,所述折弯机头11上端连接第四驱动机构7。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和输送齿轮42,所述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与输送齿轮42连接,所述输送齿轮42的齿轮轴与输送轮44连接,通过第一电机41带动输送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轮44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输送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所述输送齿轮42包括下输送齿轮42和上输送齿轮42,所述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与下输送齿轮42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上输送齿轮42啮合一个从动齿轮43,所述输送齿轮42的齿轮轴与输送轮44连接,通过第一电机41带动输送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轮44转动。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和偏心轮52,所述第二电机51的电机轴连接偏心轮52,所述偏心轮52与切刀3远离金属弯线的末端连接,通过第二电机51带动偏心轮52来带动切刀3的运动。
进一步的,第三驱动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1和皮带轮62,所述第三电机61的电机轴连接皮带轮62,所述皮带轮62连接折弯机头11,通过第三电机61带动皮带轮62带动折弯机头11运转。
进一步的,第四驱动机构7包括滑杆71、滑台72和第四电机73,所述第四电机73的两端设有滑杆71,所述滑杆71与滑台72匹配连接,所述滑台72与折弯机头11固定连接,通过第四电机73的电机轴驱动滑台72带动折弯机头11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41、第二电机51、第三电机61和第四电机73均采用伺服电机,采用伺服电机的作用在于保证控制精度。
进一步的,送线校准机构8包括:横向校准装置81和竖向校准装置82,横向校准装置81和竖向校准装置82均设有上下两组具有间隙的校准轮83,金属弯线位于两组校准轮83的间隙中,通过校准轮83的金属弯线拉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百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百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实心方桩生产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