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5722.2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4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3/00 | 分类号: | B28C3/00;B28C7/04;B28C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为知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0 | 代理人: | 何银南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润土 浆液 循环系统 | ||
1.一种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储料箱(1),相邻的两个所述储料箱(1)之间均设置有物料泵(2),所述物料泵(2)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储料箱(1)连通;
所述储料箱(1)包括箱体(11)、安装在所述箱体(11)上的气动混料装置以及与所述箱体(11)连通的两个料管(13);
所述气动混料装置包括对称安装所述箱体(11)两侧的喷气机构(12),所述喷气机构(1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1)上的供气管(121)以及若干个由上至下倾斜贯穿于所述箱体(11)的侧壁的喷气通道(122);
所述喷气通道(122)与所述供气管(121)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23),所述连接管(1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气管(121)和所述喷气通道(12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底板(111)、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11)两侧的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11)两端位置处的两个端侧板(114),所述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和所述端侧板(114)均与所述底板(1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2)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侧板(113)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端侧板(114)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3)与所述喷气通道(122)的连接处设置有止回阀(1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3)上设置有电磁阀(125),所述第电磁阀(12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12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连接管(123)与所述供气管(121)连通的三通管(1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泵(2)为双向循环泵。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和端侧板(114)与所述底板(111)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第二侧板(113)与两个所述端侧板(114)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115)。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润土浆液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包括第一拼接板(1114)、第二拼接板(115)以及至少一个组合板(1111);
所述组合板(111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板(1112)和第二连接板(1113),所述第一连接板(1112)的底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13)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组合板(1111)的底面和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拼接板(1114)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拼接板(1115)的底面分别与所述组合板(1111)的上表面和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112)、第二连接板(1113)、第一拼接板(1114)和所述第二拼接板(1115)的宽度均相等;
所述第二连接板(1113)和所述第一拼接板(111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夹槽(1116),所述第一夹槽(1116)的外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板(1112)和所述第二拼接板(1115)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螺孔;
所述组合板(1111)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13)相邻的一面具有第一插条(1117),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第二侧板(113)靠近所述底板(111)的一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条(1117)相对应的第二夹槽(1121)和第三夹槽(1131),所述第一插条(1117)、第二夹槽(1121)和所述第三夹槽(1131)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第三螺孔;
所述第一侧板(112)的两端均具有第二插条(1122),所述端侧板(114)对应所述第二插条(1122)的位置处开设有第四夹槽(1142),所述第二插条(1122)和所述第四夹槽(1142)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第四螺孔;
所述端侧板(114)的对应所述底板(111)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槽(1116)相适配的第三插条,所述第三插条的外侧对称开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相对应的第五螺孔;
所述端侧板(114)对应所述第二侧板(113)的一端具有第四插条(1141),所述第二侧板(113)对应所述第四插条(114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五夹槽(1132),所述第四插条(1141)和所述第五夹槽(1132)的外侧均对称开设有第六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7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镁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