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5122.6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于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槟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G01B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齿轮 生产 用具 啮合 检测 功能 设备 | ||
1.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2),且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工位槽(26),所述第一弹簧(2)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杆(3),且受力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块(5),所述受力杆(3)的一侧焊接有推杆(4),且推杆(4)的底部安装有斜块(6),所述斜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7),且顶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8),所述托盘(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且第二弹簧(9)的一端位于托盘(8)的顶部放置有固定圆环(10),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1),且液压杆(11)的一侧位于工位槽(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2),所述衔接板(12)的一侧安装有受力块(13),所述受力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4),且挡板(14)的顶部安装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表面设置有凹槽(17),且传动杆(15)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弹簧(16),所述传动杆(15)的表面位于凹槽(1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转圆盘(24),所述底座(1)的一端焊接有顶板(18),且顶板(18)的顶部安装有锯齿(19),所述锯齿(19)的内部啮合有传动齿轮(20),且传动齿轮(20)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21),所述顶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22),且旋转机构(2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3),所述挡板(14)的一侧位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5)。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5)贯穿工位槽(26)延伸至底座(1)外部,且传动块(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为贴合状态,所述传动块(5)的一侧为倾斜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6)与挡板(14)为紧密贴合状态,且斜块(6)为45°倾斜,所述固定圆环(10)的外环直径小于工位槽(26)宽度5cm,且固定圆环(10)的内环直径与传动杆(15)的直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13)与挡板(14)关于底座(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传动杆(15)的圆心与两组挡板(14)的缝隙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受力块(13)的内一端为倾斜设计,且两组受力块(13)间隙小于检测工件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7)在传动杆(15)表面沿螺纹状均匀分布,且传动杆(15)与传动齿轮(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通过传动齿轮(20)带动传动杆(15)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24)表面设置有齿柱,且旋转圆盘(24)表面齿柱与旋转齿轮(2205)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圆盘(2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且旋转圆盘(24)内部螺纹啮合入凹槽(17)内部,所述齿条(25)齿缝内附着有白色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异形齿轮生产用具有啮合检测功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2)包括滑动板(2201)、第一锥形齿轮(2202)、第二锥形齿轮(2203)、衔接轴(2204)、旋转齿轮(2205)、凸块(2206)和套杆(2207),所述滑动板(2201)滑动连接于顶板(18)的底部,且滑动板(2201)的表面贯穿有套杆(2207),所述套杆(2207)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203),且第二锥形齿轮(22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2205),所述套杆(220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202),且第一锥形齿轮(2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轴(2204),所述衔接轴(2204)的表面贯穿有凸块(2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槟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槟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1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立体定向润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环境检测、评估、预警于一体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