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3882.3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敏;徐思雁;邓晓军;张润何;曲栗;曾静;古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4 | 分类号: | G01N33/04;G01N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品 有机 属性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先获取不同来源的牛奶样品,包括有机奶和普通奶;S2)测定牛奶样品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数据;S3)检测牛奶样品的元素数据;S4)测定牛奶样品的脂肪酸数据;S5)构建基于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数据、元素数据和脂肪酸数据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对不同来源有机属性已知的牛奶样品进行识别,进而筛选出区分有机奶和普通奶的关键质量指标,用于判别实际待测牛奶的有机属性。本发明提供的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能够解决有机产品市场标签混乱、以次充好、掺假等问题,大大提高了鉴别的准确度,有效避免片面性、不稳定性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品属性鉴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农业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系统,它采用一套支持农场资源循环的文化、生物和机械实践来促进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机农业中避免使用合成肥料、辐射和基因工程产品,可保持或提高土壤和水的质量;保护湿地、林地和野生动物;因此,有机产品和传统替代品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比如干物质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P、Fe、Mg等元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同时,有机产品中有害成分较少,如重金属、杀虫剂、合成肥料等有害物质。因此,食用有机食品在促进人类健康、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随着对有机产品需求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假冒有机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最终,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的风险变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以保护消费者及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近年来,有机奶等有机产品的鉴别研究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利用稳定同位素比值对产品鉴别的研究,而且这个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蜂蜜、奶酪、蔬菜、乳及乳制品等产品中。同时,元素与脂肪酸含量特征也在诸多研究中被报告具有对产品的有机质量属性进行鉴别的潜力。但目前对有机奶鉴别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多数研究主要是基于牛奶中一种或两种质量指标,因鉴别因子单一使得区别数据范围有交叉,造成鉴别质量指标不明确难以精准鉴别有机奶质量真实属性,同时研究牛奶样本多是来自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遍布多国的牛奶样品有机鉴别的研究较少。另外,目前针对有机产品的质量真实属性鉴定未有确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因此基于多变量对多来源牛奶有机属性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能够解决有机产品市场标签混乱、以次充好、掺假等问题,大大提高了鉴别的准确度,有效避免片面性、不稳定性等缺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先获取不同来源的牛奶样品,包括有机奶和普通奶;S2)测定牛奶样品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数据;S3)检测牛奶样品的元素数据;S4)测定牛奶样品的脂肪酸数据;S5)构建基于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数据、元素数据和脂肪酸数据的OPLS-DA模型,对不同来源有机属性已知的牛奶样品进行识别,进而筛选出区分有机奶和普通奶的关键质量指标,用于判别实际待测牛奶的有机属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利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检测所述牛奶样品在液体状态下的δ18O值,然后将牛奶样品经过冷冻干燥,并研磨成粉,接着对冻干奶粉样品继续检测δ13C、δ15N值;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对冻干奶粉样品检测元素数据和脂肪酸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牛奶样品冷冻干燥过程如下:将样品分装在干燥、洁净的培养皿中,放置于台式冷冻干燥机中,在-45℃温度下冻干过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每个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平行检测多次求取平均值得到每个牛奶样品的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数据;并根据牛奶样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数据的方差及标准差,剔除奇异点样本,得到最终的牛奶样品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大学,未经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