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40311.4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刘洋;王富;王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C04B41/90;C04B41/8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陶瓷 金属 连接 结合 表面 改性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在陶瓷构件表面进行磁控溅射镀膜,使陶瓷构件表面镀上金属镀膜;
利用氢化钛粉对表面镀有金属镀膜陶瓷构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氢化钛烧结,在金属镀膜表面生成钛层;
所述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还包括:在生成钛层之前,对表面镀有金属镀膜陶瓷构件进行真空烧结热处理,使经磁控溅射镀膜后的陶瓷构件表面的金属镀膜晶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烧结热处理的温度为所述金属镀膜熔点的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表面镀有金属镀膜陶瓷构件进行真空烧结热处理时,在烧结炉内放置有海绵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构件表面镀上金属镀膜的熔点在1000-167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镀膜为钛镀膜或高熔点的含钛合金镀膜,金属镀膜的厚度为100-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氢化钛烧结时,真空度不大于10-3 Pa,烧结温度为800-900℃,时间为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化钛烧结时,氢化钛粉的粒度为38-250μm,用氢化钛粉将陶瓷构件与周围填实,将氢化钛粉的填实压紧至氢化钛粉相对密度的60%-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构件为碳化硅陶瓷构件或氧化铝陶瓷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陶瓷/金属连接的陶瓷结合区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化钛烧结时,在烧结炉内放置有海绵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3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装置及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止垃圾碎屑回流的垃圾粉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