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非连续源及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命令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9255.2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L·伊森盖尔;D·巴维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光科技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28 | 分类号: | G06F13/28;G06F1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王龙 |
| 地址: | 美国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续 目的地 存储器 地址 直接 存取 dma 命令 | ||
本申请案涉及用于非连续源存储器地址及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命令。与多个存储器装置可操作地耦合的处理装置经配置以接收用于将多个数据区段从源存储器区移动到目的地存储器区的DMA命令,所述源存储器区包括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且所述DMA命令包括引用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的源值。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从由所述源值标识的位置检索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所述处理装置接着从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读取所述多个数据区段。所述处理装置还将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写入到所述目的地存储器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存储器系统,且更具体来说,涉及支持用于非连续源及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命令。
背景技术
存储器子系统可包含存储数据的一或多个存储器组件。所述存储器组件可为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组件及易失性存储器组件。通常,主机系统可利用存储器子系统来将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组件处及从所述存储器组件检索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系统,其包括:多个存储器装置;处理装置,其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可操作地耦合,以:接收用于将多个数据区段从源存储器区移动到目的地存储器区的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命令,其中所述源存储器区包括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所述DMA命令包括引用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的源值;从由所述源值标识的位置检索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从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读取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及将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写入到所述目的地存储器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方法,其包括:接收用于将多个数据区段从源存储器区移动到目的地存储器区的DMA命令,其中所述目的地存储器区包括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所述DMA命令包括引用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的目的地值;从由所述目的地值标识的位置检索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从所述源存储器区读取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及将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写入到所述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装置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装置:接收用于将多个数据区段从源存储器区移动到目的地存储器区的DMA命令,其中所述源存储器区包括第一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且所述目的地存储器区包括第二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所述DMA命令包括引用所述第一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的源值及引用所述第二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的目的地值;从由所述源值标识的位置检索所述第一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从由所述目的地值标识的位置检索所述第二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从所述第一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读取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及将所述多个数据区段写入到所述第二多个非连续存储器地址。
附图说明
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及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附图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存储器装置中管理DMA命令中的非连续源及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实例计算环境。
图2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包含非连续源存储器地址的DMA命令处理的实例。
图2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包含非连续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DMA命令处理的实例。
图2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包含非连续源存储器地址及非连续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DMA命令处理的实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存储器子系统中管理DMA命令中的非连续源存储器地址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存储器子系统中的DMA命令的字段的实例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使用DMA寄存器来管理DMA命令的非连续源及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使用链表来管理DMA命令的非连续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光科技公司,未经美光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