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可重构的汽车焊装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4079.3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涛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可重构 汽车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可重构的汽车焊装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右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转盘右侧顶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固定组件,通过气囊和气垫形变回填的特性使夹持的工件在被敲击碰撞后能够稳定夹持的工件防止工件加工的精度出现偏差和本身损坏,中心块内壁的钢丝绳随着拉杆移动而移动,钢丝绳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后气囊通过与活塞连接处的通孔泄气,使气囊的直径缩小,随后将固定销通过零件内壁的孔洞进入弧形板的内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可重构的汽车焊装夹具。
技术背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往往对其零部件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用夹具来对零件进行固定,防止在加工和焊接的过程中脱落,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
而一般的汽车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两种缺陷:
1、一般的夹具在固定好工件后,在加工过程中,会对工件进行敲击和碰撞,而碰撞产生的力会使工件轻微移动,造成加工精度出现偏差,且还会对工件本身造成损坏;
2、夹具在夹持零件时,往往采用转盘单向固定,这种加工方式可能会出现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转盘夹持不稳脱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会造成机器和工件的损坏,且操作人员也存在被砸手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碰撞后夹持力度持续稳定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可重构的汽车焊装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右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转盘右侧顶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固定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卡块,辅助固定组件可能启到支撑工件的作用,且通过螺纹杆可以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固定,防止其掉落发生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延伸杆右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伸带,所述安装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销,所述转盘的右侧表面且位于延伸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安装的延伸杆方便安装座和拉伸带的固定,拉伸带可以将移动后的连接杆通过弹力进行回弹。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弹片,所述固定销的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中心块,所述拉杆左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气囊,拉杆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整个钢丝绳进行移动,安装的中心块方便将钢丝绳与拉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弧形板靠近固定座水平中心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垫,滑块可以使弧形板在固定座的内壁上下移动,限位块防止滑块超限。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板均为半圆弧状,所述弧形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矩形滑轨,两个半圆弧状的弧形板可以将整个固定销包裹住,起到保护的作用,矩形滑轨可以使弧形板与固定销固定,防止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涛,未经魏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