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体叉耳衬套测量工装和测量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26566.5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涵;胡超鹏;汪洋;毛永杰;徐添;窦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B5/02;G01B5/252;G01B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体 衬套 测量 工装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体叉耳衬套测量工装和测量加工方法,工装包括:底板(2)、工艺衬套(4)、基准芯轴(6)、定位芯轴(7)、中心定位块(8)和距离测量装置;底板(2)上定位孔中穿设有中心定位块(8),用于卡设在旋转体工件(1)的旋转孔中,将旋转体工件(1)固定在底板(2)上;定位芯轴(7)穿设底板(2)上的方向孔和旋转体工件(1)上的方向孔;工艺衬套(4)用于依次穿设在旋转体工件(1)的每一个叉耳的两侧通孔内;距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工艺衬套(4)与基准芯轴(6)之间的间隙;每一个叉耳对应的两个间隙值用于指示对旋转体叉耳衬套的加工。可解决衬套安装后旋转体已不具备再次补加工条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配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旋转体叉耳衬套测量工装和测量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体叉耳对中轴线的对称度对于叉耳的安装位置有很大影响,因此叉耳安装衬套后如何保证较高精度的对称度就至关重要。为了达到该要求,一般采用衬套安装后在数控机床上二次补加工衬套的方法。
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衬套安装后仍需二次补加工占用设备资源;以及若旋转体基准被覆盖或不可浸入冷却液时该方法则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体叉耳衬套测量工装和测量加工方法,解决现有衬套安装后在数控机床上二次补加工衬套的方法存在占用设备资源以及不适用所有设备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体叉耳衬套测量工装,包括:底板2、工艺衬套4、基准芯轴6、定位芯轴7、中心定位块8和距离测量装置;其中,
底板2上设置有圆周状布置的至少一个定位孔、旋转体工件1的各叉耳的基准芯轴6和供定位芯轴7穿设的方向孔;
各定位孔中穿设有一个中心定位块8,中心定位块8用于卡设在旋转体工件1的旋转孔中,将旋转体工件1固定在底板2上;
定位芯轴7穿设底板2上的方向孔和旋转体工件1上的方向孔;
工艺衬套4用于依次穿设在旋转体工件1的每一个叉耳的两侧通孔内;
距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工艺衬套4与基准芯轴6之间的间隙;每一个叉耳对应的两个间隙值用于指示对旋转体叉耳衬套的加工。
可选的,测量工装还包括:芯轴3;工艺衬套4包括衬套本体和测量板5;衬套本体和测量板5套设在芯轴3上;
测量板5的长度超过基准芯轴6的中轴线;
距离测量装置具体用于测量测量板5的朝向基准芯轴6的一面与基准芯轴6的外圆面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基准芯轴6在底板2上的位置根据旋转体工件1的各叉耳的对称轴确定。
可选的,距离测量装置为塞规。
可选的,基准芯轴6为圆柱体或立方体。
可选的,中心定位块8包括轴和限位部,轴的尺寸与定位孔的尺寸一致;
限位部的外形与旋转体工件1的旋转孔的外形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转体叉耳衬套的测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上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测量工装,方法包括:
将旋转体工件1放置在底板2上,并将中心定位块8卡设在旋转体工件1的旋转孔中;
旋转旋转体工件1,将定位芯轴7穿设在底板2上的方向孔和旋转体工件1上的方向孔内;
将工艺衬套4分别插入旋转体工件1的每个叉耳的两侧通孔内,采用距离测量装置测量工艺衬套4与叉耳对应的基准芯轴6之间的间隙;
根据距离测量装置测量得到的每个叉耳对应的两个间隙以及叉耳的实际宽度和设计宽度,对待插入叉耳内的两个衬套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助力运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轧辊生产用水洗装置





